诗品二十四则.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晴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形式: 四言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开篇“取语甚直,计思匪深”表现了诗人说话做事的坦率真诚以及不矫饰的心性。紧接着“忽逢幽人,如见道心”则表明诗人在与隐逸之人的交流中,仿佛看到了对方超然物外、洞察天机的心灵世界。

接下来的“晴涧之曲,碧松之阴”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其中“晴涧之曲”形容了清澈溪流的曲折美,“碧松之阴”则勾勒出翠绿松树下的浓荫。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平衡。

而“一客荷樵,一客听琴”则显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其中“一客荷樵”可能是指一人独自采摘水边之物,例如荷叶等,“一客听琴”则是在欣赏琴声。这里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表达了诗人认为,只要顺应自然的情感和本真个性的引导,就能达到一种无需刻意追求的完美境界。这是一种对生命、宇宙深层次和谐统一的体验。

最后,“遇之自天,冷然希音”则是诗人在这宁静与超脱中感受到了一种来自于自然、超越世俗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使得一切追求变得淡然无比,如同听到了远古而来的悠扬琴声。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内心体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生命本质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审美情趣的作品。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诗品二十四则.洗炼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诗品二十四则.流动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遗愚。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形式: 四言诗 押[虞]韵

诗品二十四则.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纵。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

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形式: 四言诗 押[冬]韵

诗品二十四则.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

可人如玉,步屧寻幽。载行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形式: 四言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