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其三)

高下云中树,疏明雪外山。

坡凹茅结屋,岭转水回湾。

禁路分驰道,沙场当内闲。

通明风露冷,时许侍清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京城景象。首句“高下云中树”,以“高下”二字巧妙地展现了树木在云雾中的错落有致,既突出了树木的繁茂,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疏明雪外山”一句,通过“疏明”和“雪外山”的对比,不仅描绘了远处山峰在雪光映照下的清晰轮廓,更赋予了画面以层次感和空间感。

“坡凹茅结屋,岭转水回湾”两句,将视线拉近,描绘了山间小屋与蜿蜒溪流的和谐共生,体现了自然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巧妙融合。这里,“凹”字和“转”字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地形的起伏和水流的曲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禁路分驰道,沙场当内闲”则将视角转向了京城的军事设施与日常生活的对比。禁路与驰道的划分,体现了皇城的安全与秩序,而“沙场当内闲”则暗示了和平时期军队的闲置,反映了元朝统治者对京城安全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民众生活的尊重。

最后,“通明风露冷,时许侍清班”两句,以夜晚的京城为背景,通过“通明”与“风露冷”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既繁华又清冷的氛围。这里的“许侍清班”可能指的是诗人有机会参与朝廷的政务活动,表达了他对参与国家治理的期待与荣幸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代京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社会风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秩序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与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其四)

晨起仪台立,烟青望眼迷。

草低鹰侧目,车逼马回蹄。

风劲弓弦直,泥融柱础低。

蚊蝇深敛迹,麈尾不须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其五)

紫极中天正,森森接帝青。

雁归传帛信,雉落舞红翎。

宝所金千顷,朱门带万钉。

瀛洲清浅处,高坐纳空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其六)

昔年曾扈跸,宿直对鳌峰。

锦掣兰苕翠,波翻墨沼龙。

起居青简注,除拜紫泥封。

共说先皇日,千官总住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其七)

土驿高低置,苍茫七日程。

马通分熠耀,牛酪注深清。

残雪明珠阙,繁星列火城。

前山黄白处,草药不知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