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尽荒林晚未休,鹧鸪声断碧山秋。
逢人数问前程路,九十长亭是贵州。
这首明代林子森的《镇远道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荒林间,直至傍晚仍未停歇的旅途景象。诗中的“鹧鸪声断”,不仅渲染出深秋傍晚的宁静与凄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疲惫。通过“逢人数问前程路”这一细节,展现了旅途中人与人之间的偶然相遇与相互关切,增加了诗歌的人情味。而“九十长亭是贵州”的结尾,既点明了目的地,又以数字“九十”巧妙地强调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同时也蕴含着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期待与憧憬。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物心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不详
欲凭诗句寄秋风,吟到宵分蜜炬终。
月色如银庭树冷,一丝和露堕青虫。
日落山西一片霞,愁来有路不容遮。
秋风三径陶彭泽,正待南归看菊花。
四月南风紫楝花,扁舟春水白鸥沙。
阿侬近住双泾口,一趁回潮即到家。
荡舟归去月黄昏,湖上人家半掩门。
渔笛数声何处起,冷香一树玉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