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湘潭入衡山

浮家非得已,幽事爱江乡。

山郭明残黛,人家半夕阳。

浪吹鱼子细,梦近蓼花凉。

亦抱图经看,苍梧望渺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杨瑞的《由湘潭入衡山》描绘了诗人流离失所,选择在江乡过着隐居生活的情景。首句“浮家非得已”表达了诗人被迫离开家乡的无奈,而“幽事爱江乡”则透露出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

颔联“山郭明残黛,人家半夕阳”通过描绘山城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清晰,以及半掩在余晖中的村落,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的“残黛”和“夕阳”都富有象征意味,暗示时光流转和自然之美。

颈联“浪吹鱼子细,梦近蓼花凉”进一步深化了江乡特色,浪花轻拂,鱼儿游动,诗人沉浸在梦境中,感受到蓼花带来的清凉,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宁静的意境。

尾联“亦抱图经看,苍梧望渺茫”诗人手捧图经(可能指地图或书籍),遥望远方的苍梧(古代传说中的南方大山,此处可能寓指理想之地),流露出对未知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使得全诗情感更为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乡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人生感慨,展现了清人杨瑞对于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3)

杨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过塘山口见河柳离披感赋

无复江干小泊期,记曾相见憾迟迟。

十分宛转隋宫梦,一段萧骚灞上诗。

落日残鸦流水外,断云微雨暮帆时。

不知谁解《黄曲》,十月河梁又别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同蒋心余彭芸楣游北兰寺

无数征帆向马当,龙沙北去树苍苍。

去年君亦他乡客,此日谁倾地主觞。

野渡春风归鸟雀,寒山返照下牛羊。

赞公去后风流尽,依旧閒云销竹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栈道猿声歌

猿朝鸣,猿夜鸣,劝君乘舟毋陆行。

顷刻葬鱼腹,肢体犹得全。

悬崖一坠血稠叠,野狐生啖目睊睊,剑门插天青巑岏。

行人但左担,转趾不易肩。

穹岫置傀儡,来去导行人。

去挟木人去,来挟木人还。

木人不见人不前,不者对死踟蹰间。

猿鸣苦,猿鸣酸。江南苦秋热,边气早凄寒。

秦时烧栈至今在,八月积雪横云端。

早扪狸迹争追攀,裂肤坠指心犹欢。

今年坠崖不知处,明年下视枯骨荒草缠。

君不见阴平天险不可当,魏人下令如驱羊。

一落千丈血里疮,回看栈道我心伤。

艾艾西来功可王,胡不锦衣归故乡。

形式: 古风

题家藏仇十洲画马

官马满枥一匹无,手持尺绢走且呼。

老奴旁捋白髭须,此马宁与凡马殊。

可记当年全家迁播下成都,郎君初骑果下马,青丝络头老奴扶。

就中主人汗血驹,垂鞭缓辔从者趋。

指似此马百不如,何不出易斗米供朝餔。

我忆仇英下笔时,全身学马无不为。

身不著地头尾蹄,马仰视天鬃横披。

叱之不起神犹夷,四围浅草官无奚。

嗟我八千里外身孤羁,道逢驽马不能骑,无人知是边城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