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图

三松亭亭高插天,离立森爽含风烟。

栋梁廊庙似无用,撑架日月如有权。

浑疑无地着此物,日观其下天坛前。

秦时大夫封不受,汉家武皇来何虔。

潜龙卧龙差可拟,鳞鬣头角俱依然。

懒为行雨六丁怒,彩虬金电挥成鞭。

有似高人傲一世,宁舍富贵耽沈玄。

师山孙子今奇士,家住万山苍翠边。

胸中惟储秘书监,囊里不贮司徒钱。

手种青松一万树,如此三树尤堪怜。

风雷掀舞山岳动,岁华剥落冰霜偏。

古柏空传二百丈,蟠桃浪说三千年。

有时坐石听凉籁,独把黄庭金字编。

神仙官府总一致,朝中宰相山中贤。

题诗一寄可斋子,会见沧海成桑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三松图》描绘了三棵高耸入云的松树,它们独立挺拔,仿佛蕴含着风烟之气。松木虽未被选作栋梁廊庙之材,却似乎在支撑天地,象征着权力与坚韧。松树的存在令人惊叹,犹如秦时大夫的清高,汉家武皇的虔诚。诗人将松树比喻为潜龙和卧龙,形容其形态依旧威严。

松树的主人被赞誉为奇士,居住在万山之中,志趣高洁,不追求世俗富贵,而是沉迷于深奥的学问。他亲手种植了一万棵青松,而这三棵尤为珍贵。风雨雷电中的松树展现出顽强生命力,岁月剥落,冰霜侵袭,但古柏和蟠桃的传说更显其历史久远。

诗人独自坐在石上聆听松林的自然之声,研读黄庭经,表现出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他认为神仙与凡间的官府宰相并无本质区别,都在追求内心的修养。最后,诗人以诗寄给友人可斋子,感叹世事变迁,期待未来沧海桑田的转换。整首诗通过描绘松树,寓言了人生的哲理与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蓉溪书屋为金司寇

蓉溪江山真画图,蓉溪主人绝代无。

往岁西归结书屋,风前月下闻伊吾。

牙签插架几万轴,云锦照水三千株。

有时溪头风日好,一段秋波净于扫。

水香花气相氤氲,人间别有蓬莱岛。

蜀道时歌李白难,草玄甘抱扬雄老。

只今身复上天衢,太平经济须巨儒。

尚书省里少司寇,御史台中上大夫。

共道孤芳持晚节,还应廊庙忆江湖。

别来几度花开候,每向西风重回首。

补成五色衮龙衣,元是当年摘花手。

复有阶前兰桂行,相期岁暮松筠友。

君不见南阳草庐绿野堂,此溪此屋同垂芳。

形式: 古风

渡淮放歌

出门江南花无数,行尽淮南春欲暮。

风霜添上鬓丝繁,颇悔从前好词赋。

伊吕分明道可行,孔孟咄嗟时不遇。

故人衮衮俱公侯,频岁劝予劳尺素。

亦有封章达姓名,曾傍重瞳屡回顾。

忆昨素冠成陛辞,天子中兴初践祚。

八年林卧心常悬,一捧部符躬莫措。

玉堂天高旧梦回,青宫地切新恩误。

万分何补等涓埃,五十无闻昩时务。

凭将一出期遂初,自保孤忠总如故。

长河浊流足风波,飞鹢扬舲竞津渡。

携家十口儿女情,居安虑危在云路。

遥持一寸报主心,时放歌声和韶頀。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吕梁洪

青山夭矫如渴龙,堕地直走河流东。

岸崩谷应气犹怒,其下必有鼋鼍宫。

舟人估客尽回首,篙师舵手俱神工。

人言大险亦大胜,如此江山须画中。

宣尼南游鬼物出,伯禹东导神灵通。

天地何心世多故,刘项曹吕皆豪雄。

圣皇恃德不恃险,万里衽席歌同风。

我来其间正初夏,片帆遥映斜阳红。

风幡前麾影接岸,水槛下视波连空。

肩舆十里据高坐,始信静处观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大风宿留城

身世浮沈如一舸,一日千里十日坐。

顺风人喜逆风怒,我任天公何不可。

随身所到一问津,去者从右来从左。

古今道路无不然,自有亨衢自坎坷。

黄泥岸高绿树深,遥望前船密如锁。

争先疾趋古所戒,夜宿澄潭傍渔火。

形式: 古风 押[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