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洞

怪底浮屠不宿桑,直搜岩窦意徜徉。

洞中日月未尝老,何事仙家有夕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为何和尚不住在桑树下,却深入岩洞中自由自在地探索。
洞中的时光仿佛从未老去,为什么仙人住处会有夕阳呢?

注释

浮屠:和尚,指僧侣。
宿桑:僧人常居于寺庙,此处指居住在桑树下。
岩窦:岩石缝隙或山洞。
徜徉:闲游,漫步。
洞中日月:形容洞穴内时间仿佛静止。
仙家:指仙境或修道者居住的地方。
夕阳:傍晚的太阳,象征着时光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愿中所作,名为《夕阳洞》。诗中采用了鲜明的对比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怪底浮屠不宿桑"一句,以奇异的景观开篇,"浮屠"(即佛塔)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常与佛教神秘主义联系在一起,而这里却被描绘为栖息之所,但又不见桑枝,这种反常现象激发了诗人对世俗规律的质疑和超越。

"直搜岩窦意徜徉"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探索欲望,"直搜"意味着直接而深入地探寻,而"岩窦"则是自然界中最为幽深之处。这里的"意徜徉"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在大自然的腹地寻找着心灵的安顿。

"洞中日月未尝老"一句,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传达了一个超脱尘世、永恒不变的理想。洞穴作为一种封闭而又神秘的空间,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在这里,时间似乎失去了其通常的意义。

"何事仙家有夕阳"一句,则以疑问的形式,探讨了仙界与世俗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对诗人所处时空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传统文化中仙界永恒美好的质询。在这里,夕阳作为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象征,似乎也侵入到了本应超脱尘俗的仙家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时间概念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与超越、永恒与暂时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

吕愿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牖洞

南窗聊寄傲,北牖有凉风。

岩洞幽深处,结茅容老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半汤泉

郡境水多沸,陈村泉类汤。

人情尚冰炭,地脉亦炎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白雀洞

洞中石燕可长生,白雀何因浪得名。

无限好山难买得,世间奚用孔方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刘仙岩

平明小队出郊墟,尽日登临据隼旟。

闻道仙人尸解去,尚应犹学世间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