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秋怀

林薮发枯山敛眉,凛秋岂但楚臣悲。

翩翩莺燕知何往,猎猎鹰鹯正得时。

残雨晓添衣气润,新寒夜厌漏声迟。

悲风入调须频奏,妙趣惟应心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树林和草地因枯萎而显得山色凝重,寒冷的秋天不只是让楚国臣子感到悲伤。
轻盈的莺燕不知飞向何处,凶猛的猎鹰正在这秋日里大展身手。
早晨的细雨带来湿润的凉意,夜晚的微寒让人对滴答的漏声感到厌倦。
悲凉的风声融入乐曲中需要频繁演奏,其中的美妙只有心灵能体会。

注释

林薮:树林和草地。
敛眉:皱起眉头,形容山色阴沉。
凛秋:寒冷的秋天。
楚臣:指代楚国的臣民,这里可能象征着受苦的人们。
翩翩:形容鸟类轻盈飞翔。
莺燕:莺和燕,此处泛指春天的鸟儿。
猎猎:形容鹰鹯振翅的声音。
鹰鹯:鹰和鹯,都是猛禽。
残雨:早晨残留的雨。
晓添衣:清晨增添衣物保暖。
新寒:初秋的微寒。
漏声:古代计时器漏壶的声音。
悲风:凄凉的风。
入调:融入乐曲。
妙趣:奇妙的乐趣。
心自知:只有自己心中能体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卫宗武的作品,名为《和友人秋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深秋时节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情。

"林薮发枯山敛眉" 一句,描绘出一幅秋天荒凉的景象,树木凋零,连山势都似乎低垂着眉头,显示出一种萧瑟、寂寞的氛围。"凛秋岂但楚臣悲"则是说这种悲凉的感觉不仅仅是古代楚国的忠臣所特有,而是普遍存在的情感。

接下来的"翩翩莺燕知何往,猎猎鹰鹯正得时",通过对鸟儿飞翔和鹰鹯捕食场景的描写,表现了秋天动植物的生机与自然界的轮回。这些生灵似乎都知道自己的去向,而鹰鹯则是在最佳的狩猎时间展现其本能。

"残雨晓添衣气润,新寒夜厌漏声迟"则是通过对秋日残留细雨和初冬寒冷夜晚滴水声音的描绘,传达了季节更替时的湿润感受以及时间的流逝。

最后,"悲风入调须频奏,妙趣惟应心自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秋思悲情通过音乐来表达,同时也只有内心深处才能真正理解这种妙趣和情感的复杂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秋天特有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文友催梅

日昴验星躔,阳和梅占先。

未教疑雪似,早已夺春妍。

少缓芳蕤放,多令秀句传。

输君探山意,日日醉花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叶干庆七秩诗

不图闻达老何求,久矣甘为农服畴。

晚岁但知书甲子,希年徒自富春秋。

作朋何敢班耆父,招隐犹堪共钓游。

寄语纷纷朝市客,狐裘未必似羊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玉峰春吟

年来愁似海波深,柏酒明朝试一斟。

那复苏堤追胜赏,不妨楚泽效狂吟。

金幡晓赐梦何在,红旆春行步莫寻。

料得宫花仍似旧,应无堕珥与遗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张石山惜春韵(其一)

天涯芳草路,几度拟幽寻。

怀古空陈迹,伤春徒苦心。

花残犹宿蝶,柳暗已藏禽。

天地年来别,一春常是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