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的作品,名为《减字木兰花(其五)》。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逝去时光和历史沧桑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个人情感与国家兴衰的复杂情绪。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
这几句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刘郎,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似乎已经漠不关心,连桃花盛开也不再过问。他更多的是沉浸在音乐之中,寻找着过去的记忆和情感联结。在这里,琵琶成为了他与往昔对话的桥梁。而"重院莺啼觅谢家"则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似乎每一个声音都能引起他的共鸣。"曲终人醉"表明了音乐带给他的陶醉感受,而"多似浔阳江上泪"则是对这种感情的一种比喻,浓烈而深沉。
"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这两句则转向国家的命运,与个人情感相互交织。在这里,作者通过"万里东风"来描绘一幅广阔的画面,而"国破山河落照红"则是对国家灾难和自然景观的强烈对比。这里的"红"不仅可能指代夕阳的余晖,也可能暗示着战争的硝烟,表现出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个人与时代的交织,以及面对历史变迁时内心的复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