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耶律铸的《炀帝》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通过宴会的热闹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叠鼓凝笳宴未阑",鼓声与胡笳交织,宴会尚未结束,然而"战尘回首满人閒",回头望去,战争的尘埃已弥漫在人们的闲暇生活中。接下来的两句"南山翠竹长不起,东海洪波流己乾",运用象征手法,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和壮丽景象的消逝,连南山的翠竹也无力生长,东海的洪波也已干涸。
"宝驾陆沈池馆尽,锦帆星散水云閒",进一步描绘了宫殿的荒废和昔日繁华的破败,皇帝的车驾沉没,华丽的船只四散,只剩下水云间的孤独与寂寥。最后,诗人以"空馀仁寿宫前草,遥接雷塘野树烟"作结,仁寿宫前的草木依然茂盛,但人事已非,只有远处雷塘的野树炊烟,让人遥想当年的帝王陵寝,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隋炀帝时期由繁华走向衰落的历史变迁,寓言性强,富有深沉的历史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