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窗偶成

虚窗寂寂隔红尘,踪迹虽贫乐甚真。

法帖谩陶閒里趣,高眠时养病中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与弼在东窗下的闲适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首句“虚窗寂寂隔红尘”,以“虚窗”象征内心的清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与世隔绝、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寂寂”二字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仿佛能隔绝一切世俗的纷扰,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次句“踪迹虽贫乐甚真”,转折中透露出诗人生活的简朴与内心的富足。尽管物质条件可能并不富裕,但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却是实实在在的。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丰富进行对照,突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追求。

接下来,“法帖谩陶閒里趣”,诗人通过欣赏书法作品(法帖)来寻找乐趣,这不仅是对艺术的热爱,也是在忙碌或闲暇之余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这里的“陶閒”二字,既指陶冶性情,也暗示了诗人通过艺术活动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放松。

最后一句“高眠时养病中神”,表达了诗人通过休息和修养来保持精神的健康。在忙碌或疾病之中,能够找到适当的休息和自我疗愈的方法,对于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更反映了其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和对精神层面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东窗下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追求内心平静、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489)

吴与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灌禾

田头一一荷锄过,自放寒流灌晚禾。

随分不辞筋力苦,坐看明月好怀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东斋读晦庵先生诗次韵

朝朝黄卷自埋头,物外从教春复秋。

座接好山青绕屋,门迎活水绿平沟。

旧花匝径红如织,新竹成林翠欲流。

课罢几回閒徙倚,谁怜心赏十分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山中人

徐步春山日未晡,石桥流水竹扶疏。

为求桑柘乘时种,一一烦君手自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游山

东风新霁好怀多,又复携琴访薜萝。

幽赏正宜穷窈窕,遐观时喜陟嵯峨。

寸心好共寒流淡,一气应同淑景和。

迤逦不妨归步晚,暖烟凉月助吟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