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佐之以进士充军被挞

便从宁越立威名,可信王尼长作兵。

著甚不谈军旅事,碧油幢下尽书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贾佐之以进士充军被挞》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简短的四句,展现了对一位名为贾佐之的进士因充军而遭受鞭打事件的讽刺与批判。

首句“便从宁越立威名”,以宁越的历史典故开篇,宁越曾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这里借以暗示贾佐之原本应以文才名动一时,却因特殊原因不得不涉足军旅。然而,“可信王尼长作兵”一句转折,指出贾佐之虽有文才,却不得不在军中服役,暗含对当时社会制度的讽刺,即文人被迫从军,失去了他们应有的文职。

接下来,“著甚不谈军旅事”一句直接点明了贾佐之在军中的尴尬处境——他本非军人出身,对于军旅之事并不熟悉或擅长,却不得不置身其中。这不仅突出了他的无奈与不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文人从军的普遍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问题。

最后一句“碧油幢下尽书生”则以形象的描绘收尾,碧油幢是古代军队中的指挥旗,此处用来象征军营。这句话意在强调,在军营这个通常由武将和士兵主导的环境中,充斥着的是像贾佐之这样的文人,他们虽然身着军装,但内心仍渴望回到文职岗位。这不仅是对贾佐之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揭示了文人从军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复杂社会背景和矛盾心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贾佐之这一典型人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当时社会制度、文人地位以及文人从军现象的批判与思考,展现了李俊民作为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孤村

舍南舍北地多荒,三两□□□□□。

□士尽归箕欲手,未应医得眼前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解嘲

尊前共醉泼醅香,下马谁家白面郎。

见说千金能买笑,老夫那得一钱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王德华默轩

春秋岂敢措一字,宾主不须谈两都。

万事尽皆皮里著,为君终日鼓咙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对棋

到头不可托安危,那用搜寻局上机。

纵出吴宫阵图外,阴山未免嫁明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