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渔父空头白,生涯一舸微。
欲浮沧海去,又逐暮潮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父的形象,他身着白色的衣服,过着简朴的生活,乘着一叶小舟在江湖间漂泊。他心中怀揣着出海的理想,希望能泛舟沧海,然而每当暮潮涌起,他又不得不随着潮水回归。诗中通过"空头白"和"一舸微",展现了渔父的孤独与生活的艰辛,以及他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与无奈的妥协。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测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云树远重重,川平夕有风。
买鱼呼不应,船过钓台东。
茆屋何人共住,石林似我曾游。
白云只在半岭,青山谁到上头。
南山一片秋色,老子半间白云。
他日瓢中酒熟,竹林风月平分。
南山北山秋色,东崦西崦人家。
倦客不归头白,数年空负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