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钱塘江

九日风凄紧,扁舟发龛山。

龛山正自佳,况复江水间。

吴歌动两桨,溯洄过沧湾。

虽无菊可把,矫首云斑斑。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在钱塘江上乘舟游览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首句“九日风凄紧”,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天气寒冷,风势强劲,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接着,“扁舟发龛山”一句,描述了诗人乘坐小船从龛山出发,开始他的江上之旅。

“龛山正自佳,况复江水间。”诗人对龛山的美景赞不绝口,又加上江水的映衬,景色更加迷人。接下来,“吴歌动两桨,溯洄过沧湾。”诗人听到船夫唱起吴地的民歌,两桨划动,逆流而上,穿过了苍茫的海湾,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动感。

最后,“虽无菊可把,矫首云斑斑。”虽然没有菊花可以采摘,但诗人抬头望向天空,白云斑斓,心中依然感到满足和愉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即使在看似平凡的旅途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敏感感受和对生活真谛的深刻领悟,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山水游记。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九日次前韵答赋德久

客里素秋节,谁复同襟期。

黄花虽满眼,何意采摘之。

古今旷达人,把此颜为怡。

谓可制颓龄,属兴深于兹。

渊明南山下,放浪东篱枝。

白衣纵莫至,自惜草木姿。

斯辰天阴阴,云深翳晴曦。

更想杜陵老,抱病登台时。

我欲事啸歌,舒忧以娱悲。

悠悠时序心,摇毫漫致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九日次陶韵

草木易黄落,倏然时序交。

岂无素心人,松柏不改凋。

今日我重九,惘然风度高。

起寻得良觌,南雁将横霄。

夸毗信谁子,短世亦已劳。

旱暵乃天运,惔焚禾谷焦。

一歌百世苏,重歌千载陶。

唱予而和汝,其雨复崇朝。

形式: 古风

九日(其一)

悠悠两高峰,眇眇见落木。

病馀老身倦,登楼谩伸蹜。

兹晨有何味,酒面欲汎菊。

常年得重九,高兴必徵逐。

谁知懒出门,搔发鬓已秃。

子云虽识字,君平唯卖卜。

坐久风颇怒,新霜夜来肃。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九日(其二)

野色荒荒白,岚光隐隐青。

家乡未千里,客路复长亭。

绝景诗难状,多愁酒易醒。

西风搅黄叶,兴寄托鸿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