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韩堂连守所作谢艮斋为之记取退之阳山县之诗以名盖先作读书林后为此州

在昔桃李县,而今松桂林。

是诚五马贵,足此万卷心。

有人梦得鹿,旦日果可寻。

斯文天地间,皎如月长临。

东海鳄噀怒,衡山云涨深。

精诚不可触,岂知鹤在阴。

树影陈燕几,松声杂瑶琴。

亦有牙鼓挝,不妨弦诵音。

俯仰道德意,祓除文字淫。

故家事业在,无使霜毛侵。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昔日桃李满县,如今松桂成林。
这确实珍贵如五马并驾,足以满足万卷书的心灵追求。
有人梦中捕获鹿,第二天果然能找到。
文雅之风充盈天地,明亮如月常照。
东海鳄鱼喷水发怒,衡山云雾弥漫深厚。
真诚不可动摇,谁能料到仙鹤隐藏在暗处。
树影下陈设着燕几,松涛声与瑶琴声交织。
也有鼓点敲击,不妨碍诵读的声音。
无论是抬头还是低头,都浸润着道德的意蕴,去除文字的过度修饰。
家族的事业犹在,切勿让岁月侵蚀白发。

注释

昔:过去。
桃李:比喻人才。
松桂:象征高洁。
五马贵:形容显贵。
万卷心:指广博的知识和追求。
梦得鹿:寓意吉祥和发现。
斯文:文雅之风。
东海鳄噀怒:比喻愤怒或威严。
衡山云涨深:描绘山景。
精诚:真诚的心意。
鹤在阴:隐喻高洁之士。
陈燕几:摆放的家具。
牙鼓:古代打击乐器。
弦诵:弹奏和诵读。
道德意:道德修养。
文字淫:过度的文字雕饰。
霜毛:白发,代指年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作品,题为《仰韩堂连守所作谢艮斋为之记取退之阳山县之诗以名盖先作读书林后为此州》。诗中通过对比昔日桃李盛开与今日松桂成林,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深厚学识的追求。"五马贵"象征地位显赫,"万卷心"则寓言丰富的学识。诗人以"梦得鹿"的典故,寓意知识的追寻与收获。"斯文天地间,皎如月长临"赞美了文化的光辉如同明月常照。

接下来,诗人借东海鳄和衡山云的意象,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对邪念的警惕。"鹤在阴"暗示着清高之志,"牙鼓挝"与"弦诵音"则象征着读书声与礼乐教化。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保持家族传统和道德操守的决心,不被岁月侵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学问与道德的崇尚,以及对个人品行修养的坚守。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答吴仲登三绝(其一)

芰荷如屋藕如船,闻道江山似辋川。

中有平章云月手,殷动招我尔来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成都信藏主求送行(其二)

岁晚何人为指南,手中扇子是同参。

云门未见乾峰日,与子如今恰一般。

形式: 七言绝句

次韵孙季和知县游西湖

何人熨冰纨,弄趁春昼晴。

东风有底急,不容縠纹平。

堤回柳阴直,鸥鹭时合并。

无端棹讴发,惊飞度微明。

山固以画胜,湖应以诗鸣。

云烟小润色,草木同欣荣。

忆昔二妙俱,中有五字城。

打门看脩竹,拄杖时一横。

鳞差几飞观,幽花亦多情。

老眼眩金碧,何年费经营。

应怜处士家,鹤亦太瘦生。

临风一长啸,荒田绝人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观潮行

八月十八钱塘时,潮头搅海雷怒飞。

更遭风日薄于纸,海山数点青依依。

烂银斜侵云鬓脚,生绡直下鲛人机。

玉龙宛转一千丈,卧噀残雪吹人衣。

天关击鼓地轴折,想见水府惊颠隮。

红幡绿盖弄潮者,出没散乱同凫鹥。

操舟之子誇第一,倏忽东涌还沉西。

万人揶揄等儿戏,我说性命如汤鸡。

似闻潮生到彭蠡,伹辊暗浪中黄泥。

不知珠宫贝阙何世乃居此,亦有霓旌素节日夜朝京师。

又疑春秋战罢两蜗角,冻血不洗锋差差。

至今官渡卖牌者,莫雨不管吴侬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