溅玉亭

我名溅玉亭,五字仍一扫。

苍崖立积铁,悬瀑翻轻缟。

霏霏冰奁倾,粲粲玉匣倒。

殷勤点翠竹,散漫沾芳草。

喧轰雷霆怒,澒洞金石考。

直疑青山严,顿失赵盾杲。

飞帘吹不断,接影照逾皓。

初非智巧成,端自神物造。

凭栏熟自听,归来想怀抱。

拂除朱丝弦,写之流水操。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名为溅玉亭,五个字一笔勾勒。
峻峭山崖如堆积的铁色,瀑布如飘逸的素白轻纱。
冰晶纷纷如揭开的冰盒,玉石般明亮如倒置的玉匣。
用心点缀青翠竹林,洒落润泽芳草丛。
雷鸣般的喧嚣仿佛雷霆震怒,深邃如洞穴的瀑布考验着金石。
仿佛青山威严无比,赵盾的英姿瞬间消失。
飞帘随风不断,光影映照更显皎洁。
并非人力所为,实乃神灵所创。
倚栏静听,归来后思绪万千。
擦拭琴弦,将此景化作流水般的乐章。

注释

溅玉亭:亭子名,可能因其景色如玉液飞溅而得名。
一扫:一笔勾勒,形容书法流畅。
积铁:形容山崖颜色深沉,像堆积的铁块。
轻缟:形容瀑布如轻盈的白色细绢。
霏霏:形容冰晶纷飞的样子。
点翠竹:在翠竹上点缀色彩。
赵盾杲:赵盾,古代贤臣,这里用来形容人的英明。
皓:洁白,明亮。
神物造:指自然之美,非人力所能及。
怀抱:内心的感受和思绪。
流水操:以流水般的旋律来表达音乐。

鉴赏

这首诗名为《溅玉亭》,是宋代僧人释道常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溅玉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出其独特的风貌。"五字仍一扫"表达了诗人对亭名的简洁欣赏,接下来通过"苍崖积铁"和"悬瀑轻缟"的描绘,展现了山势峻峭与瀑布如练的动态美。"霏霏冰奁倾"和"粲粲玉匣倒"运用比喻,形容冰晶瀑布的晶莹剔透。

诗人进一步借"翠竹点染"和"芳草沾湿",增添了生机与清新,"喧轰雷霆怒"和"澒洞金石考"则写出瀑布声势浩大,如同雷霆激荡,震撼人心。"青山严"和"赵盾杲"的典故,寓言了溅玉亭的威严与庄重。

"飞帘吹不断"和"接影照逾皓"描绘了瀑布如帘,光影映照的明亮景象,"非智巧成"和"神物造"则强调了自然之美出于天工而非人力。最后,诗人通过"凭栏熟自听"的亲身体验,表达出对自然的深深感悟,并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想要将此景转化为琴音,以"流水操"的形式记录下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溅玉亭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3)

释道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偃松

得地久蟠踞,参天多晦冥。

月通深夜白,雪压岁寒青。

独拥虬腰大,疑闻雨甲腥。

深根动坤轴,萧瑟挂疏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道友

二三尺雪山藏路,一两点花春到梅。

将此赠君持不去,请君收拾早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颂古七首(其三)

浩浩长江际碧空,片帆高挂便乘风。

快哉不费纤毫力,万里家乡咫尺通。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颂古七首(其一)

贤圣劫来未曾杀,而今断这一刀休。

果然葛怛胸中落,笑杀灵山老比丘。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