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女三首(其二)

贫家生小俭梳妆,竹笥綀裙少盛装。

绣得罗襦几回著,送终犹是嫁衣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在贫困中为女儿准备丧礼衣物的情景,充满了哀伤与深情。首句“贫家生小俭梳妆”,点明了家庭的贫困背景,以及女儿在成长过程中因经济条件限制而简朴的打扮。接着,“竹笥綀裙少盛装”进一步强调了衣物的朴素,竹笥和綀裙都是当时较为简陋的服饰材料,反映出家庭的经济拮据。

“绣得罗襦几回著,送终犹是嫁衣裳”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通过描述女儿生前精心绣制的罗襦(一种华丽的上衣),即使在去世后仍穿着这件嫁衣裳,表达了对女儿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逝去生命的深深哀悼。罗襦的反复穿着,既是对女儿生前精致生活的回忆,也是对逝者最后体面的尊重,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普通人家在面对亲人离世时的无奈与哀痛,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传达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朴素美的追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

姚世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女三首(其三)

传业方今羡蔡邕,慰情那更比陶公。

明知此恨古人少,哭女偏当无子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饶州舟次独酌醉后放歌

东风吹我来饶州,因循又作两日留。

乍晴乍雨天气换,一杯聊复消牢愁。

寓形宇内一瞬耳,双丸毂转如浮沤。

春来秋去陋鹒蟀,朝生暮死嗤蜉蝣。

我今头颅欻老大,蹉跎壮志无一酬。

寻章摘句守矩矱,廋辞谜语工雕搜。

有时随俗恣谐谑,浩歌一歌商声讴。

贾生泪忍但暗下,班超笔在仍空投。

芸窗俯首历几稔,幽忧之疾无从瘳。

莺花三月辞故国,飘然来作南楚游。

冲风踏浪无不可,三千里路望阻修。

蒲帆十幅钓台转,轻舠一叶钱塘浮。

饶州自古称上郡,土地则广人民稠。

鄱阳澒洞恰绕郭,瑞芝峭削才当楼。

兹游信宿敢易视,湖山暂向笔底收。

远涉思入女儿港,近眺拟泛琵琶洲。

左挈偏提右不落,狂呼惊动东西舟。

遥汀鱼跳刀泼刺,垂杨风卷丝飕飗。

水天下上黑如漆,严城俄报三更筹。

醒无人劝醉莫管,两行银烛开双眸。

丈夫意气贵卓荦,安用狭隘趋时流。

周身会须罗千骑,当车只合拥八驺。

七尽之躯三寸舌,不取相印终封侯。

吟成自笑还自泣,金尊重举浇诗喉。

身行万里从此始,浩荡莫让波间鸥。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长歌留别江汉诸同学

吾为若楚歌,若为吾楚舞。

刘邦项籍天下雄,一听楚声泪如雨。

楚声慷慨闻千载,屈宋风流至今在。

山鬼萝衣旧有情,江妃玉佩长相待。

我生足迹遍九洲,发轫便为荆楚游。

沱潜汉沔纵沿溯,澧兰沅芷供采求。

廿年四上晴川阁,过眼江山遂成昨。

野客依然水上萍,故人半化云中鹤。

此度淹留时最久,武昌三见青青柳。

一时牧伯多礼贤,惭愧人前呼老友。

男儿有才供作使,万丈光芒终已矣。

正平文采世无伦,却被曹瞒视作蚁。

昨岁鹤书下江左,州司催促驰駊騀。

浪游那有上天梯,罡风吹向尘埃堕。

岂无知己荆南公,疾呼不管众耳聋。

天门迢遥帝座远,浮云况自迷苍穹。

郢中《白雪》和者寡,我胡为是栖栖者?

江上有山笑未休,枝头杜宇声将哑。

几番弹铗歌《归去》,泥沙易著因风絮。

朝来青鸟促朝天,主人难留客不住。

去住因人剧可哀,老马更踏黄金台。

未知郭隗更谁是?登临且放心颜开。

半生踪迹昭丘畔,酒社诗盟满江汉。

别泪应添逝水流,离情忍向当歌断。

断续歌声短复长,沙边朔雁去行行。

凭将此日《临歧曲》,遥继灵均《哀郢》章。

形式: 古风

赵忠悯公得谥诗

滇南侍御人中杰,气如虹霓耿不灭。

壮猷早著剪萑苻,正色俄看冠朝列。

维时明祚丁未造,劫火烧天百川竭。

弄兵剧贼覆神州,食肉谋夫营蚁穴。

可怜国事无可为,但见乾坤日流血。

阉人夜半开九门,百万黄巾拥丹阙。

君王披发殉山河,宰执全躯效臣妾。

大臣命重小臣轻,劲草何知疾风烈。

一呼巷战千人靡,身首分馀立如铁。

但教心与赤日悬,肯惜身随天柱折。

腐肉馨香何处归,悯忠寺畔埋冰雪。

风雨犹闻啸国殇,沧桑未许磨残碣。

易名巨典隆圣代,特采嘉言表奇节。

百年幽沕一朝显,六诏山川增皦洁。

丈夫七尺即泰山,取义成仁在勇决,不尔芳名何卓绝。

君不见同时多少偷生人,一念蹉跎成瓦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