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卓忠贞祠》,通过“金川门启愤难披”开篇,描绘了在金川门事件中,人物愤慨至极,不惜以身殉国的情景。接着,“碎首宁知九族夷”一句,展现了他们为了国家大义,甚至不惜牺牲家族的勇气和决心。
“口筑刀环词愈厉,身膏砧斧味如饴”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烈士们在面对死亡时,依然坚定信念,慷慨激昂的形象。这里的“口筑刀环”可能是指在刑场上,烈士们用语言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精神防线,而“身膏砧斧味如饴”则表达了他们视死如归,将死亡视为甘甜的信念。
“一腔苌血应为碧,千古文山合并祠”两句,赞美了烈士们的忠诚与牺牲精神,他们的鲜血如同碧玉一般珍贵,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并在历史的长河中建立起一座座丰碑。
最后,“二百年来新庙食,低回含泪读穹碑”表达了对烈士们崇高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这两百多年来,人们在新的庙宇中供奉着他们的英灵,每当读到这些英雄的事迹时,心中都会涌起深深的哀思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烈士们英勇事迹的深情描绘,不仅赞扬了他们的忠诚与牺牲精神,也寄托了后人对他们无尽的怀念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