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二首(其二)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秋风轻轻地吹过我的衣裳,太阳在东边的河流之外渐渐西沉。
天空清澈,小城中人们忙碌地捣制寒衣,道路上行人稀少,只有古老的石头铺成的小路。
我不知那明亮的月亮是为了谁而圆满,只期待着某一夜,孤独的船儿归来。
到那时,我会倚靠在庭前的老树下,回想故乡的池塘台阁是否依旧。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念之情的诗。开篇“秋风淅淅吹我衣”即设定了一个萧瑟孤寂的季节背景,通过秋风来描绘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哀伤。而“东流之外西日微”则是对远方景物的一种描写,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渺小和无尽的旅途。

接着,“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表现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紧迫感的小镇生活,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荒凉。这里“捣练急”可能隐含着对生活自给自足的艰辛和忙碌,而“行人稀”则是对过往时光中人物交错场景的一种回忆。

诗中的“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表达了对月亮的一种迷惘,它既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的东西,也许只是时间流逝后的一个符号。同时,“早晚孤帆他夜归”则是一种对于远方漂泊者的同情和理解,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旅途中人的关切。

最后两句“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则是一个老年人对自己生命的反思。白发代表着岁月的流逝,而“倚庭树”则是一种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而“故园池台今是非”则是在表达一种感伤,即过去美好的时光如同那已被改造或遗忘了的园林,已经不复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于时间流逝、人生变迁以及乡愁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秋行官张请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阿段往问

东渚雨今足,伫闻粳稻香。

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

人情见非类,田家戒其荒。

功夫竞搰搰,除草置岸旁。

谷者命之本,客居安可忘。

青春具所务,勤垦免乱常。

吴牛力容易,并驱动莫当。

丰苗亦已穊,云水照方塘。

有生固蔓延,静一资堤防。

督领不无人,提携颇在纲。

荆扬风土暖,肃肃候微霜。

尚恐主守疏,用心未甚臧。

清朝遣婢仆,寄语踰崇冈。

西成聚必散,不独陵我仓。

岂要仁里誉,感此乱世忙。

北风吹蒹葭,蟋蟀近中堂。

荏苒百工休,郁纡迟暮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雨叹三首(其一)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形式: 古风

秋雨叹三首(其二)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直。

形式: 古风

秋雨叹三首(其三)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