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

盘回绕山足,望望山之椒。

丹厓出殿角,落日风萧萧。

时闻金磬声,还向空中飘。

阒寂无来踪,虑澹尘弥消。

閒庭候月出,长松生夜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茅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峰、丹崖、落日、金磬声等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盘回绕山足,望望山之椒”,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直至山顶的景象,表达了对山的向往之情。接着,“丹厓出殿角,落日风萧萧”两句,通过“丹厓”(红色的山岩)与“落日”(夕阳)的结合,以及“风萧萧”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尤其是“落日风萧萧”一句,不仅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时闻金磬声,还向空中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金磬声在空中飘荡,似乎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和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阒寂无来踪,虑澹尘弥消”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仿佛被洗涤一空,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安宁。

最后,“閒庭候月出,长松生夜涛”描绘了夜晚庭院中等待月亮升起的场景,以及长松在夜风中摇曳生姿,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茅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创造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宁静与美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122)

文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廷试述怀

少小习章句,朝夕亲笔研。

词场十度游,终迷五色线。

行行预计偕,迢迢入畿甸。

皇畿本佳丽,瑞霭郁葱茜。

五城十二楼,紫陌韶华遍。

披褐朝至尊,复道随群彦。

步趋白玉阶,日射黄金殿。

螭头绕炉烟,雉尾开宫扇。

操笔陈芜词,来上宸旒献。

虽非仲舒策,不待常何荐。

但愿纳刍荛,自忘草茅贱。

形式: 古风

赠沈山人

一见出世人,澹然忘物累。

閒谈山水胜,真得烟霞趣。

萧然随去住,所至兴自寓。

嗟我浊世姿,何由悟三昧。

形式: 古风

黎惟敬小集得霜字

衡阳转参毕,玉露将为霜。

凉风起天末,肃肃吹衣裳。

欣此良宴会,蹲舞罗酒浆。

感时怀隐忧,仰睇雪飞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徽州吴君得妙法制墨赋诗赠之

新安松枝烧不绝,红霞碧燄相纠结。

收烟调捣三万杵,练作玄霜乌玉玦。

设来几案对端侯,云浮烟散光腾彻。

落纸三年不昏暗,一点霜纨漆无别。

廷圭巳矣潘谷死,此道只今谁得比。

水晶宫客汪廷器,吴郎继之真二美。

时时赠我两三丸,光黑异常心独喜。

日日用之无间断,经岁方能半寸毁。

黄金可得奈墨无,莫轻目前惟重耳。

嗟余不欲磨世人,愿得一笑临池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