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蔡先生旌奖卷

共学西山蔡子家,执经吾已愧侯芭。

鱼龙夜雨争闻铎,桃李春风解作花。

白发青毡推宦况,兰台柏府重声华。

逢人且莫嗟迟暮,会拜鸾书庆未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此诗《题蔡先生旌奖卷》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对蔡先生的赞美与颂扬,展现了对学问与品德的推崇。首句“共学西山蔡子家”,点明了学习的地点与对象,暗示了蔡先生在学术上的影响力。接下来,“执经吾已愧侯芭”一句,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蔡先生学问的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学识的反省。

“鱼龙夜雨争闻铎,桃李春风解作花”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学问的传播与影响,鱼龙在夜雨中争听教诲,如同学子们渴望知识;桃李在春风中绽放花朵,象征着学问的繁荣与成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学习环境的美好,也寓意了蔡先生教导下的学生如春日之花,生机勃勃,各展其才。

“白发青毡推宦况,兰台柏府重声华”则从个人成就的角度赞美蔡先生,白发青毡形容年老而学问依旧深厚,兰台柏府则是官场的代称,这里强调了蔡先生在官场中的声望与地位。这两句既是对蔡先生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扬。

最后,“逢人且莫嗟迟暮,会拜鸾书庆未涯”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与期待,鼓励人们不要因年龄而感到遗憾,因为蔡先生这样的榜样证明了无论何时都能有所作为,成就辉煌。这句话不仅是对蔡先生的颂扬,也是对所有追求学问与品德提升之人的激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不仅赞美了蔡先生的学识与品德,也传递了对后辈的期望与鼓励,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教育与道德的重视。

收录诗词(504)

陶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戊戌秋谭少铉与诸贤父兄为予祈嗣大雁山赋此奉谢时予受室几四载矣

酌酒风前祷,敷文壁上留。

山灵如有识,玉燕定相投。

桂菊香将发,云霞翠欲流。

辛勤谢使者,欣记此清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僻居得关曼贞远寄用韵以迓之

庄家竹埤远近诃,沽酒树下对渔蓑。

觉坐班荆市井隔,闻歌子夜离违多。

书札昔负几回约,旆旌今能千里过。

褰帏散帙喜不寐,月白纷纷悬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重阳与诸友游圭峰二首时闻边报(其一)

招携九日上圭峰,云拥禅关鸟道通。

石室有僧谈桂父,玉台无地访芝童。

黄花带露垂幽径,白雁鸣霜翼疾风。

愁忆边尘秋又暮,独弹孤剑倚长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重阳与诸友游圭峰二首时闻边报(其二)

峭壁礤峰石径斜,玉台风致小南华。

相逢且试登山屐,有兴还期泛海槎。

争说六师隆汉节,厌闻千里动胡笳。

彤云极目忘归路,野菊离离无数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