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王僧孺所作的《赠顾仓曹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城的繁华景象与官场的复杂人际关系。
首句“洛阳十二门,楼阙似西昆”描绘了洛阳城的壮观景象,门楼高耸,如同西昆的建筑风格,展现出城市的宏伟气派。接下来,“暧暧罘罳下,相望隔画垣”描绘了城内楼宇之间,隔着画墙,彼此相望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既繁华又略显疏离的氛围。
“画垣向阿阁,栖凤复栖鸳”进一步描绘了官府建筑的华美,阿阁之上,凤凰与鸳鸯并栖,象征着权力与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接着,“五曹均趋奏,六尚等便烦”则揭示了官场的繁忙与秩序,五曹官员有序地处理政务,六尚则负责各种事务,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朝炉何馥馥,夜锦有馀温”描绘了官府内的日常氛围,朝炉散发出香气,夜间的锦衣仍有余温,体现出官场生活的奢华与舒适。而“日中驱上驷,骧首遍京苑”则通过描绘日中时分,官员们骑乘骏马巡游京城的场景,展现了权力与荣耀的象征。
“晨趋魏公子,夕宿韩王孙”则以魏公子和韩王孙为喻,暗示了官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权力斗争。最后,“夙昔今何在,生平弃不论”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当前现实的无奈,仿佛昔日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譬如菤葹草,心谢叶空存”以菤葹草比喻,表达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与失落,心虽向往,但现实却如空壳一般,失去了实质的意义。
“谁复三承睫,独念九飞魂”则是对友情与忠诚的感慨,表达了在权力与利益面前,真正能够坚守初心,相互扶持的朋友越来越少,令人深感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洛阳城繁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官场生活、权力与人性的深刻探讨,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复杂面貌与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