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二首(其二)

诗家事业可怜生,骨朽人间有集行。

锻鍊鬼犹惊险语,折磨天亦妒虚名。

长骑驴背嫌肩耸,欲拔鲸牙恨力轻。

吟得擅场成底事,不如黄策挹浮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诗人的事业真是可悲,即使死后作品仍流传人间。
即便是炼狱般的创作,也让人惊叹其大胆的言辞;连上天都嫉妒他们的虚名。
他们常骑着驴,却嫌肩膀太高;想要拔起鲸鱼之牙,又感叹力量不足。
尽管在诗歌领域独领风骚,但又能怎么样呢?还不如追求那些表面的荣耀。

注释

事业:指诗人创作的生涯或作品。
可怜生:形容诗人生涯的艰辛和可悲。
鬼犹惊险语:形容诗人的作品富有惊险、奇特的表达。
虚名:指诗人因才华而获得的名声,并非实质的成就。
长骑驴背:比喻诗人的生活状态,可能贫穷或奔波。
恨力轻:感叹力量不足,无法实现更大的抱负。
吟得擅场:在诗歌领域技艺高超。
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试卷,这里暗指世俗的功名。
浮荣:表面的、虚幻的荣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词风格的一个体现。全诗围绕着诗人个人的才华、抱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开。

"诗家事业可怜生,骨朽人间有集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诗歌事业的无奈和悲凉,以及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坚持着文学创作的决心。

"锻鍊鬼犹惊险语,折磨天亦妒虚名。" 这里则是借用锻炼精金来比喻诗人对于文字的打磨和挑选,以及对名声的渴望与现实的差距。

"长骑驴背嫌肩耸,欲拔鲸牙恨力轻。"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自嘲和不甘心中的挣扎,他希望能够有更大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又感到力不从心。

"吟得擅场成底事,不如黄策挹浮荣。" 最后两句则是在反思自己对于诗歌的追求与现实生活中功名利禄之间的比较,似乎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成功标准的一种超然和不屑。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是一篇情真意切、富有哲理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又二首(其二)

不谓斯人夭,堂堂在目中。

曾参黄面老,肯恋黑头公。

性理天渊彻,荣华露电空。

独馀章奏在,圣主记遗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又三首(其三)

暂抛穑事竞芳晨,在野稀疏总在闉。

俚俗欢言宜上庙,贤侯初意欲新民。

今无麟笔非观社,古有豚蹄可祝神。

身是鲁中儒服者,闲搔白发看游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又三首(其一)

冠盖憧憧有许忙,直从虚市到毬场。

宝珠似得于佗冢,卉服疑来自越裳。

鬓雪难勾小儿队,眼花休发少年狂。

几时游女归蚕织,勿学施朱与约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又三首(其二)

莫惜倾囊更典衣,繁华尤诧送神时。

不惟宝髻脩容出,亦有银钗跣足嬉。

但见春城催画角,何曾夜市拥牙旗。

遨头清俭君毋怪,畴昔书囊在殿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