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过颜东郊五首(其二)

扁舟荡双楫,溪涧穿窈窕。

雨行良不恶,况得所历妙。

依依墟里烟,落落展遐眺。

冥濛云树昏,荏苒风竹掉。

高桑布谷鸣,远渚鹳鹤叫。

时惟农事急,蓑笠逮翁媪。

小桥曲通村,竹所期遥造。

不似山阴翁,匆匆遽回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乘舟游历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首句“扁舟荡双楫,溪涧穿窈窕”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舟行于溪涧中的情景,溪流蜿蜒曲折,舟行其中,既显出了水道的幽美,也暗示了旅途的悠长。

接着,“雨行良不恶,况得所历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雨中行舟的欣赏态度,即使是在雨中航行,也觉得别有一番风味,更何况沿途的风景如此美妙。这种豁达的心态,使得整个旅程更加愉悦。

“依依墟里烟,落落展遐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开阔的画面,墟里的炊烟袅袅升起,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里运用了“依依”和“落落”两个叠词,分别形容炊烟的轻柔与视野的辽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表达。

“冥濛云树昏,荏苒风竹掉”则将视线转向天空与竹林,云雾缭绕,树木模糊不清,微风吹动着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氛围。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高桑布谷鸣,远渚鹳鹤叫”两句转而关注自然界的生物,高处的桑树上,布谷鸟在啼鸣,远处的水边,鹳鹤在呼唤。这些声音为静谧的自然环境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时惟农事急,蓑笠逮翁媪”点出了此时正值农忙时节,老少皆参与劳作的景象。蓑衣和斗笠是农民劳作时的必备装备,这里通过简单的描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辛勤劳作与和谐共处。

最后,“小桥曲通村,竹所期遥造”描绘了一座弯曲的小桥连接着村庄,竹林深处隐藏着更多的景致。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也隐含了探索未知、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行舟所见所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生活的温馨,同时也蕴含了对农事的尊重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人的笔触流畅自然,情感真挚,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中过颜东郊五首(其三)

草堂极潇洒,水竹多幽深。

主人有好怀,展席俯清吟。

时花弄芳姿,好鸟啭佳音。

薰风泛丛兰,飘飖涤烦襟。

二子双玉立,劝我酒重斟。

适意岂在酒,我病况靡任。

人生合并难,晤语惬素心。

数觞已陶然,一笑忘古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雨中过颜东郊五首(其四)

密雨渐细微,流云散清霁。

斜阳漏微明,返照在水澨。

晚晴人意佳,起步行绕砌。

话言杂桑麻,朴野有真意。

我性本丘壑,早已厌尘事。

泷冈有宅兆,桑梓情所系。何当乞身归,与子结邻?。

形式: 古风

雨中过颜东郊五首(其五)

千林暝色起,日落西山坳。

牛羊时下来,归鸦恋其巢。

兴尽复言旋,短棹风飘飘。

犬吠丛薄间,渔火明江郊。

星月澹微茫,煜然吐林梢。

喧喧市声近,扰扰物役劳。

我生本无期,一笑乐亦聊。

但能无拘牵,何地非逍遥。

形式: 古风

独酌

春风散和燠,雾敛天日晴。

杨翘吐华滋,万汇争熙明。

幽居寡相接,而况尘俗撄。

兴来命壶觞,独向檐前倾。

好花当姬待,鸟韵笛与筝。

悠然自满引,浩笑春冥冥。

美人渺难期,俗物吁可憎。

小山差强意,独立当前横。

举杯一劝之,与子两忘形。

山灵不解饮,傲睨终古醒。

我酌还自酬,直欲空瓶罂。

颓然径醉卧,云月为枕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