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春(其四)

方寸负奇伟,自足排外纷。

乐哉曾子履,翛然渊明巾。

利欲伐其性,智识由是昏。

盛丽悦其目,梦幻何足云。

不如觑文字,日月从转轮。

饮芳而咀华,四时无非春。

芸芸市朝客,孰识此味真。

形式: 古风

翻译

心中藏着非凡的壮志,足以排除外界的纷扰。
曾子行走世间,乐在其中,如陶渊明般逍遥自在。
名利欲望侵蚀了本性,智慧与知识因此变得模糊。
华丽的外表虽悦人眼,但如同梦幻,不值一提。
倒不如专注于文字,时间就像车轮,自然流转。
品味美好的事物,四季皆如春天一般。
众多忙碌于尘世的人,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种纯真的滋味呢?

注释

方寸:内心。
奇伟:非凡壮志。
自足:足够。
排外纷:排除外界纷扰。
乐哉:快乐。
履:行走。
翛然:逍遥自在。
利欲:名利欲望。
伐:侵蚀。
昏:模糊。
梦幻:梦幻般的外表。
何足云:不值得提及。
觑:专注。
文字:学问。
转轮:自然流转。
饮芳:品味美好。
咀华:品味精华。
四时:四季。
芸芸:众多。
市朝客:尘世之人。
孰:谁。
味真:真正的滋味。

鉴赏

这首诗名为《次韵春(其四)》,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卫宗武之手。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修养的追求,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方寸负奇伟,自足排外纷。" 这两句诗指的是诗人心中的学问如同一粒种子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依附于外界的繁华。

"乐哉曾子履,翛然渊明巾。" 这里借用了儒家圣贤曾子的名言,表达对清净心境的赞美与追求。"翛然"形容心灵的平静和澄清,如同一面镜子般的明亮。

"利欲伐其性,智识由是昏。" 这两句诗批判了过度的欲望如何削弱人的本性,并使得原本清晰的智慧变得迷茫不明。

"盛丽悦其目,梦幻何足云。" 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于外在世界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对世间繁华如同梦幻一场的超然态度。

"不如觑文字,日月从转轮。" 这两句强调了通过研读书籍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将时间的流逝比喻为天体运行,不断追求学问的积累。

"饮芳而咀华,四时无非春。" 这里诗人用"饮芳"与"咀华"形容自己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和品味,而"四时无非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永远处于一种如春日般的温暖与生机之中。

最后,"芸芸市朝客,孰识此味真。"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群早晨赶集的行人,而"孰识此味真"则是对那份深藏在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和真挚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与内心世界之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修养和生命本质的追求,以及对于那些能够让人心灵得到滋润的真挚体验的赞美。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悯雨

百谷仰雨而蕃滋,乃颖乃苞乃成实。

锸云方喜高下齐,大田俄报东南坼。

民穷至此噫亦甚,无年饿死其无日。

佛灵犹未致涓流,人力焉能施寸尺。

况当十室九室空,可堪百里千里赤。

仰天无路扣彼苍,望云自旦寻至黑。

一岁不稔百沴生,所忧岂止人艰食。

声嗟气叹方载途,屈莫求伸枉莫直。

繇来有感则有应,影响一机端可必。

时迁事改理不移,今日天工岂殊昔。

烹羊乃雨古语云,何假雷师起河伯。

调元赞化更有人,怪魃螟蝝俱蛰迹。

人心既悦天意从,利泽须能致甘泽。

油然沛然苗勃兴,奚用象龙施五色。

形式: 古风

次韵酬李黄山

吾儒何所事,读书而挟策。

君才郤林枝,灵根芳正发。

笔下富词藻,云锦自天落。

英英光岳气,洒洒冰雪魄。

中秋璧月圆,宜赴广寒约。

桂籍那未香,天公无皂白。

学如禾与稻,既艺宜必穫。

于时误儒冠,孰不嗟铸错。

篇章来联翩,有主此有客。

隋珠既璀璨,和璞无舛驳。

有文可与评,有酒可与酌。

长吟不淹宿,捷若蛇赴壑。

喜得罗庾俦,吾乡宜卜宅。

形式: 古风

竹外海棠

我有三径园,今为牛马皂。

傍家寻丈地,昔未长荼蓼。

琅玕数十挺,新培岁可考。

幻出一庭阴,咫尺成深窈。

客来可款延,友至或径造。

于时正芳菲,所欠花缭绕。

隔篱旧封植,一种媚而好。

卷翠护春姿,娇红衒天巧。

折来侑清尊,嫣然为一笑。

绝胜歌舞群,声容托幻眇。

久欲构小亭,为计恨不早。

金屋延阿娇,祇恐人易老。

此花擅春妍,独恨易荣槁。

岂若对此君,四时森羽葆。

不惟祛尘俗,端可助吟啸。

良辰集朋簪,杯柈惭草草。

于焉小徜徉,即此是幽讨。

形式: 古风

约友秋赏

秋霖荡残暑,林飙鸣策策。

乾坤灏气浮,万象互清发。

望舒散天葩,拂拂馀芬落。

霁景行澄鲜,三五圆素魄。

有园那敢窥,有友那敢约。

金吾不放夜,孤此月华白。

鲈肥蟹可持,枣剥稻且穫。

黄鸡与白酒,乐事正参错。

胡为抱空悲,常若远行客。

靖节存高风,黄花渐斑驳。

吾侪于此时,何忍负杯酌。

东郊称行乐,邻壤富林壑。

邀朋践前盟,须造子云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