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词《清平乐·其二》以织女自比,展现了作者对天文景象的独特想象和情感寄托。"天孙自织"开篇,将织女比喻为天上的纺织女神,她编织着星辰的经纬,象征着宇宙的秩序与女性的智慧。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明月楼台高百尺"的景象,将织女的工作场所与人间的楼阁相连,暗示她的地位崇高。
"玉手昔曾亲摘"一句,进一步强调织女的技艺精湛,她的纤纤玉手曾亲自摘取星辰,这不仅富有神话色彩,也表达了对织女技艺的赞美。"种榆人去何年"则引入历史典故,暗示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织女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乘槎偶认张骞"借张骞乘槎上天的传说,表达对未知宇宙的好奇和对织女命运的关注。最后两句"报道秋期近也,好将巧思相传",寓意织女告知人间,秋天的相会即将到来,希望人间也能传承她的智慧和美好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织女为主线,融合了神话传说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作者对星空的浪漫想象和对人间情感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