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歊台怀古台在黄山巅宋太祖离宫

朝发石头渚,暮宿黄山道。

携酒眺古台,离离但烟草。

忆昔兹台何壮哉,宋祖离宫台上开。

台前宝树入层汉,台下炎歊隘九垓。

楚山望尽蜀山出,雄跨全吴势凌突。

欲吞铜雀俯中原,不数黄金贵奇骨。

三千歌舞宿云端,公子王孙往复还。

秦关捷书不再返,鼎湖飞龙谁复攀。

繁华一旦乃如此,寂寂荒台秋色里。

往事徒悲禾黍场,残碑半堕沧江水。

沧江水流去不回,空陵劫火变寒灰。

欲将霸业问行客,黄山落日清?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凌歊台怀古》描绘了黄山巅上凌歊台的遗迹,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朝发石头渚,暮宿黄山道”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旅程的艰辛。诗人登台远眺,“离离但烟草”,一片凄迷景象,暗示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

诗人追忆起台的壮丽,提及宋祖在此的离宫,以及台前的宝树和宏伟气势。他以楚山蜀山的对比,凸显凌歊台的雄伟地理位置,又借铜雀台和黄金比喻其奢华。然而,这些都已成为历史,如今只剩下“三千歌舞宿云端”的回忆,秦关捷报不再,帝王不再攀登。

“繁华一旦乃如此,寂寂荒台秋色里”揭示了盛衰无常的主题,曾经的热闹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叹“往事徒悲禾黍场,残碑半堕沧江水”,表达对历史遗迹的惋惜和对时光流逝的哀叹。最后,以“沧江水流去不回,空陵劫火变寒灰”象征王朝的消逝和历史的无情,而“黄山落日清?哀”则以景结情,留下对过去的深深思索和对未来的淡淡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苍梧与邹郎中别

五两絓飞雨,夜宿苍梧阴。

苍梧烟水正愁绝,江上谁歌离别吟。

与尔别离何草草,百壶且尽开怀抱。

霜鲙红鳞入座鲜,锦荔堆盘出林早。

醉起长歌一慨然,客中况是客中怜。

明朝海上能相忆,只有青天片月悬。

形式: 古风

藤江别思为徐枝文题

秋风泛鹢凌寒渚,绕座鸣鹍促飞雨。

羽觞争劝不须停,醉发苍梧下湓浦。

三年绛帐淑青衿,此日临岐识尔心。

为问藤江汪汪水,别意与之谁浅深。

形式: 古风

山居约马自牧同隐

卜筑远嚣尘,松泉落涧滨。

山云常共醉,海月不羞贫。

看竹琴留客,寻芝鹿傍人。

露巾裁落芰,野饭荐香芹。

树变啼园鸟,溪游纵壑鳞。

蕙床眠薄暝,桂酒赏芳春。

入社高僧共,寻山短屐频。

市城能扫迹,迟尔结为邻。

形式: 排律

赠童将军

圣德垂文统,开疆仗武臣。

熊罴偏兆渭,崧岳再生申。

控节三边静,讴歌万国春。

策勋来汗马,剖劵寄雄闉。

何处推名阀,淮阳识异人。

起家龙剑旧,锡命虎符新。

略地功名在,专城宠渥臻。

朔方推邓禹,南土戴曹彬。

事业谁能拟,贤郎更绝伦。

凤毛看鸑鷟,骥种得麒麟。

勇略仍无匹,雄韬动有神。

声名传此日,光彩擅常陈。

阃外今无事,边陲早控尘。

辘轳閒夜月,睥睨倚秋旻。

国士延毛遂,华筵召郤诜。

五羊流美颂,百粤仰深仁。

自笑飘蓬客,难同入幕宾。

辕门叨接猛,斗篆未誇秦。

王粲登楼处,相如作赋晨。

不因知己恋,谁作浪游身。

伏枥心犹壮,挛鞲气未驯。

素书如可试,黄石旧为邻。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