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水边寒色。又怎禁傍晚,一声长笛。

废苑日斜,玉蕊疏疏未快摘。

回首江南旧梦,何处觅、黄昏诗笔。

纵近日、雪满西泠,谁解为移席。萧瑟。更幽寂。

记驻马断桥,顿觉愁积。

倚风暗泣,离黍残碑尚追忆。

绝艳无人管领,潮自落、吴山横碧。

便想象、风景好,可能再得。

形式: 词牌: 暗香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暗香》描绘了一幅秋日水边的凄清景象。"水边寒色",寥寥四字,便勾勒出环境的冷寂与清冷。傍晚时分,一声悠长的笛声穿透了这份静谧,更增添了孤寂之感。"废苑日斜,玉蕊疏疏未快摘",描绘了夕阳下凋零的花朵,似乎连摘取的兴致也消磨殆尽。

诗人回首江南旧梦,寻找往昔的诗意与情感寄托,却无处寻觅。"黄昏诗笔"暗示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已逝去,即使眼前雪满西泠,也没有人能分享这份心境。"谁解为移席"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深深感慨。

接下来的"萧瑟。更幽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和内心的孤苦。诗人回忆起在断桥驻马的时刻,愁绪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离黍残碑"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人事的变迁,让人不禁追忆往昔。

"绝艳无人管领",美丽的景色无人欣赏,只有潮水自流,吴山依旧青翠。诗人感叹,即便风景如画,也无法找回曾经的情感共鸣。"想象、风景好,可能再得",以期待和无奈交织的语气收束全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无法重来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暗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168)

邵亨贞(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任松江训导。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 字:□孺
  • 号:清溪
  • 籍贯:云间(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309~1401

相关古诗词

扫花游.春晚,次南金韵

柳花巷陌,悄不见铜驼,采香芳侣。画楼在否。

几东风怨笛,凭阑日暮。一片闲情,尚绕斜阳锦树。

黯无语。记花外马嘶,曾送人去。风景长暗度。

奈好梦微茫,艳怀清苦。后期已误。

剪烛花,未卜故人来处。水驿相逢,待说当年恨赋。

寄愁与。凤城东、旧时行旅。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氐州第一.丙申初冬,次钱素庵韵

江国初寒,云外雁过,怀人烟浪千顷。

短策行吟,荒台延伫,斜日依然照影。

鸥鸟桥边,几负了、扁舟清兴。

旧约蹉跎,新诗冷落,怎堪提省。故里年来欢事迥。

算何似、向时风景。

倚马朱扉,调筝翠袖,一向新盟冷。

但沈思、游宴处,红楼外、柳条相映。

不见君来,待重寻、山阴夜艇。

形式: 词牌: 氐州第一

木兰花慢

访溪翁隐处,浑不减、辋川西。

指花下吟窗,松间画壁,名笔交题。

经行向来坊陌,蔼茂林、脩竹与云齐。

丹灶遗基彷佛,墨池流水凄迷。青藜。乘兴蹋春泥。

仙路入桃蹊。叹前辈风流,故家文物,往梦难提。

那能九原重起,向三生石上纵挥犀。

回首不胜魂断,夕阳芳草萋萋。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长亭怨慢.杨花

正愁怕、曲江云尽。转首隋堤,尚留芳景。

客路相逢,满身香影动离恨。

绿窗深窈,浑不寄、天涯信。

暗忆那回时,向马足车轮,长是随趁。

问春心何在,一点沾泥无准。

潘郎怕老,又禁得、雪添双鬓。

怅日暮、静掩长门,且频嘱、东风休紧。

谩犹记章台,帘卷日长人困。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