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裴相公见寄二绝(其一)

习静心方泰,劳生事渐稀。

可怜安稳地,舍此欲何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静心修养才能心境平和,忙碌的生活琐事渐渐减少
如此安宁的地方,如果舍弃它还能去哪里呢?

注释

习静:习惯于安静,指修身养性的生活。
心方泰:心情平和,安定。
劳生:辛劳的生活,忙碌的人生。
渐稀:逐渐减少或变得稀少。
可怜:可惜,令人怜惜。
安稳地:安宁的地方,指宁静的环境。
舍此:放弃这里。
欲何归:想要去哪里,意指何处才是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酬裴相公见寄二绝(其一)》。从这短短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一种超脱和淡然。

"习静心方泰"表达了诗人修习宁静之心,才能达到内心的平和。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一种提醒,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一种境界。

"劳生事渐稀"则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纷争的淡化和疏离。"劳生"指的是忙碌而又辛苦的人生,"事渐稀"意味着这些繁杂琐碎的事情在诗人眼中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接下来的两句"可怜安稳地,舍此欲何归"则表达了一种对现状的珍惜和对未来某种迷茫的担忧。"可怜"二字充满了诗人的感慨,似乎在叹息这份难得的平静生活,而"舍此欲何归"则是对于离开这个安稳之地后的无所适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现状的珍惜,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白居易以其独特的平实风格,让这四句话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哲理和生活智慧。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酬裴相公见寄二绝(其二)

一双垂翅鹤,数首解嘲文。

总是迂闲物,争堪伴相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靖安北街赠李二十

榆荚抛钱柳展眉,两人并马语行迟。

还似往年安福寺,共君私试却回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僧院花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暮立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