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定惠院月夜偶出叠韵诗汪均之得其手稿墨迹二首共一纸纸残一角虞山钱宗伯补以细字叠东坡原韵(其一)

东坡昔作骑鲸游,斯文冥冥若长夜。

传流片纸万牛回,想见挥毫一鸟下。

细看浓抹如眉阔,肯使奇才任胸泻。

谪宦虽成蜀党魁,悲歌不作湘累亚。

庙堂无地能尔容,风月在天从我借。

经冬山竹碧初老,驻春海棠红未谢。

典窜岂因模禊帖,敖游自喜依僧舍。

往事真成牛角花,余甘幸比虎头蔗。

眼前清景过始知,身后高名生可怕。

作诗一笑公应闻,当日好官谁复骂。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梅曾亮对苏东坡《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的回应,以东坡原韵的形式表达对苏轼才华的敬仰和对其生活的感慨。诗人提到东坡昔日的豪放诗篇,犹如骑鲸遨游在文学的长夜中,笔力雄浑,即使片纸传世也能引起巨大反响。他赞赏东坡的才情,即使被贬谪,仍保持高昂的士气,不似屈原般沉痛,也不像湘妃那样哀怨。

梅曾亮感叹东坡无法在庙堂容身,只好寄情于风月,寓居僧舍,生活简朴。他以冬日山竹和春天海棠的景象,象征东坡坚韧与生机,表明东坡并未因困境而放弃创作。诗人认为东坡的遭遇并非因模仿古人,而是出于自我追求,他以僧舍为家,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梅曾亮感慨东坡的往事已如梦幻泡影,但他的名声却如虎头蔗般甘甜,让人回味无穷。他认为欣赏东坡的诗歌,能带来片刻的欢愉,而那些对他批评的人,如今又有谁能再指责他的“好官”形象呢?整首诗充满了对东坡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对苏轼人格与诗才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21)

梅曾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坡定惠院月夜偶出叠韵诗汪均之得其手稿墨迹二首共一纸纸残一角虞山钱宗伯补以细字叠东坡原韵(其二)

苏公手迹十四书,张丑藏经几晨夜。

蜡笺久作烟云空,粉泽谁看风雨下。

先生真放本精微,后人伪体徒奔泻。

一宝何期得双绝,四家顿使成三亚。

小乙钩疑汉女藏,大横箸向留侯借。

几行补作肥鸦栖,半角残随隙驹谢。

蝇头细跋得蒙叟,骥尾附名甘避舍。

况余书手同芽姜,使我品题惭杖蔗。

催诗闲受古人忙,得句喜过难韵怕。

汪君汪君慎守宝,富人若求君可骂。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题容静止诗集

先师功业烂卿云,燕许常杨接世芬。

万里天山新乐府,三年人海故将军。

惭余西笑重投迹,喜子南归得论文。

终是丹青图画客,管城休策腐儒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澄斋来讶久不出因作此并呈石生明叔

十日不踏兴胜寺,张子讶我何深藏。

谓疑幽忧属末疾,岂知发兴搜诗肠。

我初学此无检束,虞初九百恣荒唐。

稍参涪翁变诗派,意趣结约无飞扬。

十年弃置久不事,解散韬帙从忀徉。

含毫叩景偶一试,忽觉泥井生寒浆。

浓书细字急不择,蝼蚓诘曲肥鸦旁。

到口有物当一吐,安能呐舌如周昌。

古人精严有真放,下手得快天机张。

六朝文士不解此,散叶骏马驱跛羊。

三辰分光精气薄,语言缩畜如羸尪。

虽然此中有泾渭,岂得芜秽夸汪洋。

句律稍悟嗟已晚,嗜好多可无专场。

千金狐裘饰羔袖,汉冠晋制兼唐装。

吾文所病亦在此,自成一家今未尝。

当年猛志压崔蔡,翻恐汪魏相低昂。

先生不嗔后生笑,所虑惟此余寻常。

谁与吾党二三子,妙解知我非猖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潘咨少伯

当年豪士客扶风,曾以乡兵占首功。

谈笑尚惊黄鹞子,行藏欲问白凫翁。

雨中裹饭勤深友,日下翻经折钜公。

莫讶元文难索解,应知并世有扬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