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的《送张尊生孝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与情感。
首句“三年一下榻,又复送津头”,以“三年”与“一下榻”形成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频繁,点明了送别的背景。接着“又复送津头”则直接点出送别地点,营造出一种即将分别的氛围。
“剪烛论孤笑,焚香度莫愁”两句,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通过“剪烛”、“论孤笑”、“焚香”、“度莫愁”等动作和情感状态,展现了送别时的温馨与不舍。这里不仅有对朋友的安慰,也有对未来的担忧,但通过“莫愁”的引用,传递出了一种乐观与希望的情感。
“撷花光宿雨,印月气横秋”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的自然环境,通过“撷花”、“宿雨”、“印月”、“横秋”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伤感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更迭与季节的变换。
最后,“雄剑曾三淬,提携上酒楼”两句,以“雄剑”象征友情的坚定与不屈,通过“曾三淬”强调了友谊的深厚与历久弥新。同时,“提携上酒楼”则寓意着在友情的陪伴下,即使面对生活的挑战也能勇往直前,共同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离别、时间、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