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孺子所作的《赠僧月沧》。诗中以孤云和野雪为意象,描绘了僧人的隐逸生活。"孤云不知处,野雪见行踪",形象地写出僧人如孤云般自由自在,行踪难觅,与自然融为一体。"一饭饱时少,随缘沧海东",表达了僧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和随遇而安的心态,即使饮食简单,也能在沧海之滨找到内心的宁静。"香床通水月,清磬出花宫",描绘了僧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以及诵经声与自然景色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欲结庐山社,谁能问远公",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能否像晋代高僧远公那样与僧人结伴修行的疑问。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禅定生活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