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中妇

种树莫种柳,花飞不近枝。

生子莫生女,骨肉终弃遗。

嗟嗟峒中妇,失身随獠夷。

父母与兄弟,八年不相知。

东家有邻女,今朝得赎归。

一归一未返,恸哭泪满衣。

官船谁家郎,问之为歔欷。

妇泣且再拜,蛮音致哀辞。

郎呼獠来前,我赎免孤悲。

白金入獠怀,健妇留江湄。

中宵窃心计,故家或衰微。

亲在犹足赖,亲殁将何依。

獠夫固匪良,枕席久无违。

捩然夜奔去,忍尔背恩私。

捐金实郎心,重报宁汝期。

人情易反覆,妇性轻别离。

古来丈夫士,尚甘志节亏。

君看苏李泣,遗恨河梁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峒中妇》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被拐卖的妇女的悲惨遭遇和她对自由、亲情的渴望。诗的前两句“种树莫种柳,花飞不近枝”,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婚姻不幸的警示,暗示女子如柳絮般飘摇不定。接着,诗人通过“生子莫生女,骨肉终弃遗”揭示出社会对女性的无情和忽视。

主体部分描述了妇人被掳至峒中,与亲人分离的痛苦,“父母与兄弟,八年不相知”,八年之久的隔阂令人痛心。当邻家赎回一女,妇人的情感波澜起伏,既有回家的喜悦,又有未能全部团圆的哀伤,“一归一未返,恸哭泪满衣”。

诗人同情妇人的命运,借官船郎的询问和妇人的哭诉,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官船谁家郎,问之为歔欷”。妇人决定赎回自己,但又担忧家中可能的衰落,以及失去亲人的未来,“中宵窃心计,故家或衰微”。

最后,妇人决定离开獠夫,尽管她曾与其有过肌肤之亲,但她坚守节操,决心赎回自己的自由,“捐金实郎心,重报宁汝期”。然而,她深知人心难测,担心自己再次被背叛,“人情易反覆,妇性轻别离”。

结尾处,诗人以苏李泣别典故,表达对忠贞爱情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社会对这类悲剧的默许,“古来丈夫士,尚甘志节亏”。整首诗情感深沉,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人性的挣扎。

收录诗词(399)

林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播村隘

溪洞有馀险,播村扼南夷。

径小石齿交,树古藤脚垂。

乱竹无人伐,槁折何离披。

林杪天一窍,云密不得窥。

举步即胁息,间关风磴危。

日夕未出隘,我仆皆告疲。

嗟尔戍守人,创残百战遗。

馀生亦何幸,际此明盛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厥里隘

疏雨度密树,秋暑未能清。

入林足云气,隔竹多水声。

十步一涉涧,苔石纷纵横。

仆夫失脚屡,况乃流潦盈。

阴木总自毙,怪禽时一鸣。

远客在畏道,落日豺虎惊。

前村喜近驿,暧暧烟火明。

解鞍不暇食,伫立嗟吾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獠处隘

山行已厌倦,况复多扼塞。

日南僻远地,实藉此为国。

暑雨溪谷盈,深树崖崦窄。

断虹收晚照,百里带暝色。

獠人瞻使轺,方舟齐众力。

为言前朝初,此地交兵革。

至今空山中,鬼哭阴雨夕。

所愿职贡修,吾侬甘服役。

形式: 古风

龙州溪亭小集有作

旅怀感留滞,朋情增郁陶。

及兹晤语际,少慰道路劳。

危亭入窈窕,秋色何萧骚。

野菊披山径,幽兰满江皋。

俯视霜露繁,仰观天宇高。

清歌发华席,凝眸送轻舠。

山川悲九辩,尘土叹二毛。

何以不饮酒,徒用心忉忉。

流光亦易失,行乐随所遭。

君看龙江水,东流日滔滔。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