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庭圭在简陋的居所中接待友人曾英发的情景。首句“陋巷谁过马粪王”,以“马粪王”这一形象化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朴,却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高洁与不凡。接下来,“一经题品自芬芳”一句,巧妙地将诗人的作品比作经过精心品鉴的佳酿,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体现了诗人作品的高雅与价值。
“桃花流水春犹浅,茗碗薰炉话更长”两句,运用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桃花盛开,流水潺潺,春天的气息虽浅,但与友人围坐于茗碗薰炉旁,谈笑风生,时间似乎变得悠长,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与情谊的深厚。
“千里夙期冲雨霁,十年闲事入篇章”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期待。尽管相隔千里,风雨阻隔,但心中的约定如同晴空一般,让距离不再是障碍。十年的时光,无论是平凡还是琐碎的事情,都成为了两人共同记忆的一部分,融入了诗歌之中,成为永恒的见证。
最后,“明朝未免成离恨,莫苦吟诗作许忙”两句,既是对未来的忧虑,也是对当下相聚时光的珍惜。诗人担心明日的分别会带来离别的愁绪,因此希望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能尽情享受相聚的快乐,不必过于忙碌于吟诗作赋,而是更加专注于与友人的交流与共度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相聚时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