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水画骨歌》由明代诗人陈仁锡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开篇“放舟春水听龙吼”,以放舟于春水之上,倾听龙的咆哮之声,营造了一种壮阔而又神秘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力量的渴望。接着,“九龙之山一培塿”一句,对比了高山与小丘,表达了对平凡与伟大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也隐含着对个人命运与宇宙力量之间关系的探索。
“我生有骨倩君手,笔走星辰酌大斗”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我”的生命比作有骨之物,需要“君手”(即艺术家的手)来赋予其生命与灵魂。这里的“笔走星辰酌大斗”形象地描绘了艺术家创作时的豪迈与想象力,仿佛能与星辰对话,汲取宇宙的灵感。
“床头万卷去其朽,饱啖鲜霞如啖藕”则展示了诗人对知识与美的追求,通过阅读万卷书籍,汲取新鲜的知识与灵感,如同品尝美味的藕一般享受。这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反映了对新知的渴望与追求。
“采茶阳羡调尊卤,新植芙蓉二十亩”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亲自参与采茶、种植等活动,体验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竟日关门简徒偶,至尊独夏谁司咎”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希望在和谐宁静的环境中,远离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赤心事君以求友,肝胆应许奉元首”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忠诚的重视,愿意为朋友和君主付出一切,体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生来不受利名牵,谈笑烟霞挥敝帚”表明诗人不为名利所累,以轻松的态度面对生活,享受自然与艺术带来的乐趣。
“添入长松鸣蚴蟉,敬赓天保上君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长寿的祝愿,通过描绘长松与虫鸣,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最后,“东南力竭何所有,聊写莱麦在图右。我欲持图上黼扆,长随父老击牛酒”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人民的深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传达出对国家的贡献与对人民的关怀,同时表达了对传统礼仪与文化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理想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国家与人民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