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马孝常在灵岩欲与周士行徒步往候信恐未真

马卿一别四经春,裋褐萧萧入梦频。

闻道东来犹未见,每因西望转伤神。

鬓丝禅榻风流在,竹色茶烟夏景新。

何惜灵岩与徒步,尚疑消息未应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砥的《闻马孝常在灵岩欲与周士行徒步往候信恐未真》,描绘了诗人对友人马孝常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运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期待的复杂心理。

首句“马卿一别四经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马孝常分别已久,时间跨度之长,暗示了两人友情的深厚。接下来,“裋褐萧萧入梦频”一句,通过衣物的简朴与梦境的频繁出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闻道东来犹未见,每因西望转伤神。”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诗人听说友人可能即将归来,却尚未见面,每当向西眺望,心中便充满了期待与忧伤,这种矛盾的心情,形象地表现了等待与希望之间的微妙情感。

“鬓丝禅榻风流在,竹色茶烟夏景新。”诗人以“鬓丝”形容岁月的流逝,与“禅榻”相映,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通过“竹色茶烟”描绘了一幅夏日清新宁静的画面,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情与生活和谐状态的向往。

最后,“何惜灵岩与徒步,尚疑消息未应真。”表达了诗人愿意不辞辛劳,亲自前往灵岩与友人相聚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是否真的即将到来的不确定感,体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相聚的渴望,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30)

周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无锡。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 字:履道
  •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相关古诗词

晚经青祁渰怀马孝常

青祁适举棹,绿芷满芳洲。

乱山昏渐匿,平湖晴不流。

故人久去国,此处曾同舟。

烟尘西北路,望断意难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怀荆南山中

幽意不自惬,怀山耿予胸。

荆南美春物,云锦千万重。

绿溽错众卉,青峭罗群峰。

雷鸣两崖擘,日出万象供。

灵响落空谷,凝阴秘幽踪。

石泄寒濑碧,花炫晨露浓。

窥萝骇猿鸟,涉涧趋虬龙。

真境窈难状,高情夙所钟。

时迈迹逾爽,神驰体焉从。

喧呶非予乐,索寞适子逢。

空室暂淹泊,讽咏聊从容。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庚寅岁秋九月余邀张习之吕志学枉过云丘志学过期不至独与习之觞于紫霞丹房醉后因纪其事

玄宫云气暖,玉瓶春酒香。

乱山碧霞里,锦幛相低昂。

青童奏仙歌,半空鸾鹄翔。

飘飘兴方逸,奕奕思何长。

便呼张仲蔚,尔来共衔觞。

吕生褒衣人,置之亦何妨。

谑浪古松下,攲倾琪树傍。

惟兹遂真性,谁复笑楚狂。

嵩高两道士,亦来与徜徉。

劝我餐金波,遗以辟谷方。

于时政酣畅,仰观天茫茫。

不暇谭玄理,邀之入醉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写怀寄吴下一二知己

朔风吹庭树,寒雨集杨园。

此时怀故旧,悽怆不可言。

忆向吴门道,挟书访遗老。

两公即相知,把袂日倾倒。

别来今几龄,白日不留停。

五见枇杷树,开花拂草亭。

相思乱心绪,摇摇无定处。

飘若天上云,随风忽东去。

知君卧紫烟,清真如晋贤。

手持玉麈尾,相对谈重玄。

我若不得志,岩居非本意。

宝匣剑空鸣,金尊日长醉。

吐气如长虹,古人敢追踪。

子云天禄阁,宋玉兰台宫。

奈何出门去,荆棘满中路。

当伺天□□,骑龙跃云雾。

君非知我深,何能说胸襟。

聊兹写情素,非为庄舄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