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鼓吹喧喧月色新,天街灯火夜通晨。
玉皇不赐传柑宴,散与千门万户春。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即元宵之夜,后来演变为元宵节,即现在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当晚月亮如洗,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京城的热闹景象。诗人通过“鼓吹喧喧月色新”一句,展现了节日期间京城内外鼓乐齐鸣,人们欢庆中兴的氛围,以及明媚如洗的月光。这不仅是对当夜美好景色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美好祝愿。
“天街灯火夜通晨”则继续描述节日之夜,京城中灯火辉煌,如同白昼,人们整夜庆祝,直至破晓,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也映射出诗人对国力强盛、民众安居乐业心态的一种肯定。
接下来的“玉皇不赐传柑宴,散与千门万户春”则是诗人的另一种表达。这里的“玉皇”代指天帝,而“传柑宴”则源于古代天子对臣下的赏赐之仪式。在这句中,诗人借此意象,表达了节日里朝廷不必亲自颁布恩泽,因为节日的喜悦已经普及于民间,每一个家庭都沉浸在欢乐与祥和中。最后一词“春”字,也常用来象征新的生机与希望。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对元宵之夜京城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节日的热闹非凡以及民众的喜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一种美好祝愿。
不详
独对寒灯客梦孤,数声征雁下平芜。
古今多少难言事,笑指梅花解语无。
静夜孤灯人未眠,等闲行过内门前。
一声唱彻连珠喏,碧月朱栏绿柳边。
萧萧疏雨点孤蓬,舟子招呼语顺风。
小麦青青春恰半,一犁江上看田翁。
青帷朱簴柳阴旁,玉磬金钟列两行。
辇路旋添泥细细,鸡竿揭处瑞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