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年强半走尘埃,触热还山亦快哉。
幸自西风归较早,却教秋暑伴将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作品,名为《秋暑二首·其一》。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秋天来临时那份急切和期待。
"一年强半走尘埃" 一句,描绘了夏日炎炎,时间流转迅速,如同尘埃般飞逝。"触热还山亦快哉" 表现了诗人对于高温天气的不耐烦,希望能够尽快到来的是秋风带来的凉爽。
"幸自西风归较早" 这里,"西风" 通常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诗人庆幸这份凉意比往年更早地降临。最后一句 "却教秋暑伴将来" 则表达了虽然夏日炎热即将过去,但秋天的热气仍需与之共存,这种感觉如同一种无奈。
总体来说,诗人通过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末初秋的景象,表现出对凉爽秋风的渴望,以及对于夏季高温无法立刻消退的无奈情怀。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半柳斜阳半柳阴,一蝉飞去一蝉吟。
岸巾亭子钩栏角,送眼江村松树林。
汗如雨点涌人肤,一一须根一一珠。
不道去年秋不热,今年秋热去年无。
不教老子略眉开,夏热未除秋热来。
一夜凉风吹欲尽,半轮晓日唤将回。
大桶双担新井花,松盆满泻莫留些。
刺头蘸入松盆底,不是清凉第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