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将落叶》由明代诗人黄渊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叶在秋日中的景象与情感。
首句“红黄亦异姿”,以“红”与“黄”两种颜色的落叶作为切入点,展现出落叶在秋天特有的色彩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接着,“受病得君知”一句,巧妙地将落叶比作生病之物,赋予落叶以生命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落叶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可奈清秋老,虚承白露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落叶在秋日里的孤独与无奈。秋天的清冷与白露的滋润,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落叶命运的隐喻,暗示着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落叶仍然承受着自然界的恩赐,却无法逃脱衰败的命运。
“鸟归步怯重,池照影先垂。”这两句通过鸟儿的归巢与池水中的落叶倒影,进一步渲染了落叶的孤独与凄美。鸟儿的“步怯重”不仅表现了其对落叶的怜悯,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相互依存与脆弱。而池水中落叶的倒影“先垂”,则形象地描绘了落叶即将飘落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与哀愁氛围。
最后一句“好教柴门掩,无令见秃枝。”表达了诗人希望落叶能够安然落地,避免被发现其最终的衰败状态,既是对落叶命运的一种美好祝愿,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与生命循环的理解与尊重。整首诗通过对落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短暂与循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