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平公城西大阅

沧溟浴日照春台,组练光中玉帐开。

汾水腾凌金鼓震,西山宛转旆旌回。

逍遥静散晴空雨,叱咤横飞迥野雷。

坐镇四夷真汉相,武侯空复道英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大海沐浴着阳光照耀春日舞台,军营中铠甲如玉的营帐展开。
汾河之水翻腾,金鼓声震天,西山曲折,旗帜飘扬回旋。
在宁静的晴空中洒下如雨的逍遥,威猛的号令横飞于辽阔原野上空的雷声。
他稳坐边疆,如同真正的汉室丞相,武侯诸葛亮虽已去世,但他的才智仍被人怀念。

注释

沧溟:大海。
春台:春天的舞台,比喻盛世景象。
组练:铠甲,军队装备。
玉帐:华丽的军帐,代指军营。
汾水:黄河支流,这里指代战场。
旆旌:旗帜。
逍遥:自由自在,形容指挥者的从容。
迥野:遥远的野外。
汉相:汉朝的丞相,此处可能暗指有威望的领导者。
武侯: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英才:杰出的人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军事检阅活动,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开篇“沧溟浴日照春台”即设定了壮丽的画面,太阳将光芒洒落在宏伟的平台上,展示出一幕春日暖阳之下的恢弘景象。而"组练光中玉帐开"则透露出军队严整的队形和辉煌的装饰,这些都为检阅增添了一份庄重与隆重。

接着“汾水腾凌金鼓震”、“西山宛转旆旌回”两句,通过对汾水激荡声响和西山回旋旗帜的描写,加深了军事活动的壮观感。这里的"腾凌"形容水流翻涌,既象征着力量也映射出军队的气势,而"宛转旆旌回"则表达了仪式的庄严和队伍行进中的有序。

中间四句“逍遥静散晴空雨”、“叱咤横飞迥野雷”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与军事活动交织的景象。"逍遥静散"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而"晴空雨"则是对气氛的一种描绘,暗示着即将开始或刚结束的检阅;“叱咤横飞迥野雷”则通过雷声和鸟鸣的声音效果强化了紧张与激烈的氛围。

最后两句“坐镇四夷真汉相”、“武侯空复道英才”,诗人将视角转向主持检阅的领导者,"坐镇四夷"意味着他稳坐四方,以其威严镇服远近,而"真汉相"则点出了这位领导者的身份和地位;"武侯"应指的是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空复道英才"表达了对这位古代英雄的仰慕与赞誉,同时也映射出诗中人物的英明与才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效果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塑造了一场宏伟壮观的检阅活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领导者和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有伊人也非诞妄者盖有以知之矣然余俗士终疑之故作游仙曲五章以佐戏笑云(其五)

柂师知子能操舟,稳过茫茫沧海流。

白浪驾天千万里,真令挂骨长鲸齿。

形式: 古风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有伊人也非诞妄者盖有以知之矣然余俗士终疑之故作游仙曲五章以佐戏笑云(其二)

仙术有无终未知,眼看白发乱如丝。

何时得接浮丘袂,沧海横飞万馀里。

形式: 古风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有伊人也非诞妄者盖有以知之矣然余俗士终疑之故作游仙曲五章以佐戏笑云(其一)

神仙谓无还似有,秦汉可怜空白首。

会须一蹑青云梯,与子同祛千古疑。

形式: 古风

望海门

海门天所辟,潮汐几㫪撞。

红吐三竿日,青吞万里江。鲸波浮井邑,蜃气湿?窗。

利涉无辞险,闲鸥泛一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