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人退还定海后纪诗四章寄呈王明府师丕显兼寄咸龄鹿泽长两观察舒司马恭受朱明府绪曾孙鹾尹廷璐(其三)

驰铃入郡城,道路欢如雷。

狗马亦太平,斯民复何猜?

侏儒计安饱,所志本不恢。

至此一寸心,似能胞与该。

急揽大布衣,冒风登城台。

江风夹海云,中有清气来。

压浪高下山,晴翠为之开。

浩歌吾得今,惜无流霞杯。

转怜废垒多,碍目犹蒿莱。

应有战死魂,倍切思归哀。

仰睹羲轮红,一鉴澄八垓。

既埽自无翳,得振可忘隤。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定海被夷人攻占后,夷人退兵,王明府师丕显、咸龄鹿泽长、舒司马恭受、朱明府绪曾孙鹾尹廷璐等官员前来安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怀。

首句“驰铃入郡城”,形象地描绘了官员们迅速进入城市的情景,铃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响,如同雷鸣一般,显示出他们行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接着,“道路欢如雷”则表达了民众对官员们的热烈欢迎和喜悦之情,这不仅是对官员们到来的庆祝,也是对和平回归的欢呼。

“狗马亦太平,斯民复何猜?”这两句诗以动物的平静状态来比喻社会的安定,进一步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之前社会的动荡不安。接下来,“侏儒计安饱,所志本不恢”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官员们关心民生疾苦,不追求个人功名的高尚品质。

“至此一寸心,似能胞与该”则表达了作者对官员们能够理解并关注普通百姓的深切感激之情。接下来的几句诗,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在城墙上迎风而立,面对江风海云的壮丽景色,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清新之气,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浩歌吾得今,惜无流霞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但又感叹没有美酒相配,增添了几分遗憾。最后,“转怜废垒多,碍目犹蒿莱。应有战死魂,倍切思归哀”则表达了对战争遗留下来的废墟和战死者灵魂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家国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和平的赞美,也有对民生的关注,更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夷人退还定海后纪诗四章寄呈王明府师丕显兼寄咸龄鹿泽长两观察舒司马恭受朱明府绪曾孙鹾尹廷璐(其四)

蚁众悲陆沈,心魂顿惊有。

跽迎群公舆,当关拥牛酒。

讵殊失路孩,牵裳得父母。

便以鞭笞加,孰敢不悦受?

忍辱俟再天,民已苦疲守。

食檗兵刃丛,五年血濡首。

原非肝腑亡,堂皇厕奸丑。

一徙枭獍巢,居然凤麟薮。

遥愿群公肩,代承圣泽厚。

徒步亲拊循,浃感遍童叟。

贱子怜病撄,独歌匿深牖。

何当鼓楫从,登瀛览清浏。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调友人三绝句(其一)

十年泽面学狂憨,月怨云欢彻底谙。

梅子心酸莲子苦,何如榄味有回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调友人三绝句(其二)

不随墨墨尚蘧蘧,汝自崇兰我弃樗。

浑水鲿鲢宜困网,清流那有上钩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调友人三绝句(其三)

野裸原无合例婚,托身名教是天恩。

零盐剩米侏儒饱,大腹将军怨瘦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