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章钰所作,以“买陂塘.题渔洋山人戴笠图”为题,描绘了渔洋山人三十九岁时的形象与心境。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洋山人独立于自然之中,手持芝草,倚靠古木,虽已长出胡须,但依然保持着超然脱俗的风骨。
词的开篇即以“自坡公、雨装图就,先生差肖标格”点明主题,借用了苏轼(坡公)的画作《雨装图》来比拟渔洋山人的形象,暗示其品格与风度与苏轼相仿。接下来,“华严法界明宗尚,诗律早参禅律”两句,不仅赞扬了渔洋山人在文学与禅学上的造诣,也揭示了他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平和。
“曹霸笔。要老带庄襟,爱好教人识”则进一步描绘了渔洋山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将他比作唐代著名画家曹霸的笔下人物,既有老庄哲学的淡泊与洒脱,又以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感染着周围的人。
“苍茫独立。试问讯何如,龙钟卅九,因甚见颜色”四句,通过渔洋山人独立于苍茫天地间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与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尽管已年届不惑,但他的精神风貌依然充满活力与生机。
最后,“商山路,真有灵根蟠结。拈来同此馨逸。黄州当日皆年少,一笑鬑鬑非昔。人代隔。尚旧事吴中,夸数渔洋迹。呼之欲出。恍步袜青鞋,高秋万里,去看蜀天碧”几句,不仅回顾了渔洋山人年轻时的风采,也寄托了词人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词中巧妙地运用了空间与时间的转换,营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渔洋山人那颗追求真我、超凡脱俗的心灵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渔洋山人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与精神境界,同时也体现了词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