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道旁枫松相倚

双枫一松相后前,可怜老翁依少年。

少年翡翠新衫子,老翁深衣青布被。

更看秋风清露时,少年再换轻红衣。

莫教一夜霜雪落,少年赤立无衣著,老翁深衣却不恶。

形式: 古风

翻译

两棵枫树和一棵松树前后相映,一位老翁依靠着年轻的身影。
年轻人穿着翠绿的新衣裳,而老翁盖着深色的粗布被子。
再看那秋风中的清露时刻,年轻人又换上了浅红色的轻薄衣物。
别让一夜霜雪落下,那时年轻人无衣可穿,但老翁的深衣却还能抵挡严寒。

注释

双枫一松:两棵枫树和一棵松树。
可怜:值得怜悯。
老翁:年长的人。
依:依靠。
少年:年轻人。
翡翠:绿色宝石,这里形容衣服颜色翠绿。
新衫子:新做的上衣。
深衣:古代的一种长袍,颜色深。
青布被:深色的粗布被子。
秋风清露:秋天的凉风和清晨的露水。
轻红衣:浅红色的轻薄衣服。
一夜霜雪:一夜的霜降和大雪。
赤立:光着身子站立。
不恶:足以抵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老人和少年的服饰,反映出社会上对于寒冷天气准备不够的现实。诗中“双枫一松相后前,可怜老翁依少年”两句,刻画了老人与少年并立的景象,并引起读者的同情心。接下来的“少年翡翠新衫子,老翁深衣青布被”则明显对比出两人在寒冷天气下的打扮,少年穿着华丽而新的衣服,而老人则是朴素的深色衣物和青布被。诗中的“更看秋风清露时,少年再换轻红衣”显示了少年对流行与新颖服饰的追求。

然而,在寒冷的夜晚,“莫教一夜霜雪落,少年赤立无衣著”则表现出少年在极端天气下缺乏准备之苦,而“老翁深衣却不恶”则是对老人朴素但实用的着装给予肯定。整首诗通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展现了生活中的反差,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在面对自然环境时的准备和选择。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德寿宫庆寿口号(其七)

花外班行雾外天,何缘子细望龙颜。

小窥玉色真难老,底用臞仙九转丹。

形式: 七言绝句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其三)蔊菜

齑臼文辞粲受辛,子牙为祖芥为孙。

劝君莫谒独醒客,只谒高阳社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其四)蜜金橘

风餐露饮橘洲仙,胸次清于月样圜。

侠客偶遗金弹子,蜂王撚作菊花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其七)糖霜

亦非崖蜜亦非饧,青女吹霜冻作冰。

透骨清寒轻著齿,嚼成人迹板桥声。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