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水槛平添一尺波,前溪坐见没残荷。

晚来雨过闻络纬,只有豆花棚上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姚旬的《秋夜》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夜晚的静谧与凄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水槛平添一尺波”,以“水槛”为视角,描述水面因季节变化而增高的波浪,暗示着秋季的来临。这里的“平添”二字,既是对水面变化的客观描述,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次句“前溪坐见没残荷”,进一步聚焦于水边的景象,通过“残荷”的消失,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肃杀与万物凋零的景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思考。

第三句“晚来雨过闻络纬”,将视线转向夜晚,通过雨后的宁静与远处传来的络纬虫鸣声,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络纬虫的鸣叫在古代常被视作秋夜特有的声音,此处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听觉元素,也强化了季节变换的意象。

最后一句“只有豆花棚上多”,以“豆花棚上多”作为收尾,巧妙地回应了前文的“残荷”,并以豆花的繁盛对比出荷叶的衰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交替。同时,这句话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虽短暂却依然存在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生命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姚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追次高太史江居写怀韵

生涯抱拙为诗穷,十载行藏半似翁。

翠湿苔痕阶面水,香生蘋末渡头风。

催科吏去门方静,问字船来酒不空。

目断天涯人更远,满怀离思暮云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中秋待月次包荩之韵

广庭坐久月华寒,露下莲塘浥翠盘。

泛渚有人曾击楫,登楼无客不凭阑。

笑谈此夕成清赏,歌舞当年忆旧欢。

万古一轮长自好,浮生能得几回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钓鱼图

去鸟没长天,疏林带残照。

为问江心人,如何未收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啸]韵

春夜曲

金鸦无光蟾欲生,十二小帘花影横。

银缸火底玉虫落,瑶笙曲里青鸾鸣。

宝鸭灰红水沈爇,侍儿笑脱罗裙褶。

鞦韆庭院静无人,杜鹃枝上犹啼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