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村僻无人到,安居似野僧。

柴门交岸竹,茅屋带溪藤。

煮粥宜杂稻,分茶间老菱。

百年堪乐此,生计日相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村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村僻无人到”展现了村庄的偏远与静谧,如同隐士的居所。接下来的“安居似野僧”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暗示诗人内心的淡泊和自在。

“柴门交岸竹”写出了门前竹林环抱,柴门简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流露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喜爱。“茅屋带溪藤”则描绘了茅屋依傍溪流,藤蔓攀附的景象,更显出生活的恬淡与质朴。

“煮粥宜杂稻,分茶间老菱”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煮杂稻粥和品茗老菱,展现出诗人对简单食物的满足和对自然馈赠的珍惜。这样的生活虽然清贫,却充满了乐趣。

最后,“百年堪乐此,生计日相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坚守,认为即使一生如此度过也足以快乐,每日的生计虽平淡,但习惯了就成为生活的常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给自足的村居生活图景,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483)

李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过畦

十月晴宜雨,芃芃野菜新。

皇天无弃物,生意颇如人。

落箸银丝滑,倾筐翠色匀。

盘餐亦多品,不信庾郎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田头

莫怪田头望,幽怀未易论。

诗题随处处,农务自村村。

鹭点青山破,牛耕白水翻。

出门无半里,归路任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夜归

野翁争席罢,归路又昏黄。

步绕阴崖险,衣飘积水凉。

高枝才宿鸟,衰草更鸣螀。

因忆陶元亮,田园兴不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宿田家

薄暮投何处,田家白板扉。

鸡栖留客久,犬吠见人稀。

破壁风威劲,颓檐月色微。

夜深灯火亮,犹织木棉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