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其一)

南国有佳人,赋性慕芬芳。

一笑惑阳城,袅袅情不荒。

席帏竟长年,寸步规中堂。

引镜照斜领,容貌空自将。

曾许五陵少,十五宜归郎。

父母劝女行,为理嫁衣裳。

敛衽跪陈辞,愿终守雪霜。

讵不怀三星,绸缪焉足长。

毳褐亦可缝,稗秕亦可浆。

百岁将安之,予美耿中肠。

日月既云迈,苞稂乃见伤。

未逮衾与裯,揆谊终难忘。

吁嗟乎冽泉,掩涕归空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具贞洁美德的女子形象,她拒绝了外界的诱惑,坚守内心的纯净与承诺。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细节,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诚与对家庭责任的理解。

“南国有佳人,赋性慕芬芳。” 开篇点出南方有一位品行高洁的女子,她追求的是内在的美德而非外在的繁华。

“一笑惑阳城,袅袅情不荒。” 以阳城的男子被她的笑容所迷惑,侧面表现了女子的魅力,但她的内心情感并未因此而混乱,保持了纯洁。

“席帏竟长年,寸步规中堂。” 她在家中度过漫长岁月,每一步都遵循着规矩,体现了女子的自律与责任感。

“引镜照斜领,容貌空自将。” 女子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衣领,虽然外表平静,内心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承诺的坚守。

“曾许五陵少,十五宜归郎。” 她曾经答应过某个男子,在十五岁时嫁给他,展现了女子对婚约的尊重和承诺。

“父母劝女行,为理嫁衣裳。” 父母希望她能履行婚约,为她准备嫁衣,体现了家庭对女子婚事的重视。

“敛衽跪陈辞,愿终守雪霜。” 女子恭敬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愿意终身守候,即使面对严寒也不动摇。

“讵不怀三星,绸缪焉足长。” 她虽怀念三颗星的美丽,但知道等待的时间足以让一切变得不同,体现了女子对现实的理智理解。

“毳褐亦可缝,稗秕亦可浆。” 即使穿着粗布衣服,也能自己缝制;即使吃粗粮,也能自己制作浆水,展现了女子的自立与勤劳。

“百岁将安之,予美耿中肠。” 对于未来的生活,她心中充满美好愿望,这份坚定源自内心的信念。

“日月既云迈,苞稂乃见伤。” 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未受伤害的事物也逐渐显现出了问题,暗示了女子面临的困境。

“未逮衾与裯,揆谊终难忘。” 尚未等到与丈夫共枕的时刻,她对这段关系的承诺始终铭记在心。

“吁嗟乎冽泉,掩涕归空房。” 最后,女子感叹着,泪水掩面,独自回到空荡的房间,表达了她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在面对传统婚姻观念与个人情感选择之间的挣扎与坚持,以及她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与美德。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七首(其二)

噭噭云中雁,迢迢向南飞。

万里从沙漠,怆恻兴予悲。

所悲曷云谁,乃谓予中姨。

中姨同予生,亦复同操持。

许嫁不肯嫁,形与心相随。

忽闻良人殂,潸然泪横洟。

虽无琴瑟好,父母曾相期。

礼义发天性,此岂世俗知。

载鬼且张弧,今昔多然疑。

道路既阻修,魂魄竟长辞。

我非念骨肉,岂更为情痴。

落叶随风飘,故株终不移。

黄河亦易竭,水流难向西。

寒日沉东溟,濯魄乃逾辉。

桑榆盼初景,聊为一登台。

形式: 古风

杂诗七首(其三)

阿姨行第三,嫁郎好驰驱。

驰驱事中原,结客皆市屠。

所许多侯嬴,夷门几捐躯。

易水去悠悠,空惭剑术疏。

茕茕未亡人,截耳守志孤。

张罗岂不密,其如南山乌。

自古臣致君,节妇死故夫。

柏舟汎共姜,危楼坠绿珠。

委身各有道,生死良不诬。

我悲犹同生,志异行俱殊。

百年曾几时,精识当何如。

天地会终极,四气相乘除。

白骨弃黄泥,寸心观有无。

不见川上波,逍遥雁与凫。

形式: 古风

杂诗七首(其四)

夕竟出东门,蟾兔起遥岑。

初照不至地,空水白粼粼。

郁勃昏经涂,先后声相凭。

崇楼耸睥睨,已过越王城。

人影怯松风,腐草流青萤。

湍流渐寒响,石梁月微横。

搴芳藉颓轨,慷慨论生平。

敛皓繁霜满,屯云蔽前林。

厓巘隐漭沆,明没见秋灯。

蹑足端所向,入树宿鸟惊。

茅屋沉雾中,扣门如无人。

长老烹旅葵,晨餐才五更。

饱粟坐磐石,灌木摇高岑。

虑澹匪忽物,俗简情易亲。

虎狼不在山,遨游随浅深。

回顾今何时,空忆吕稽名。

山阳无旧居,何以赋予情。

形式: 古风

杂诗七首(其五)

少年慕勋名,挟策向京都。

朝辞莱子衣,日暮登公车。

万里谒君门,所志在攘除。

朱户尽金张,许史无空庐。

鼓鼙遍原野,北郭皆丘墟。

文臣死疆场,游说多穰苴。

九重日焦劳,闾左夜笙竽。

贡公不可学,胡为滞通衢。

寸阴讵勿惜,缮性吾有馀。

徘徊去长安,浮游归蓬居。

岂不怀匡济,天运当何如。

汉兴擢良何,隋衰生世虞。

何山无良材,拳曲顾盼纡。

此理良固然,志士徒欷歔。

贫贱安足骄,将以返生初。

偃息川岳间,真乐非禽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