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四次韵樊武仲喜雨

谁信夔夔解感神,嘤嘤赤子母心熏。

为将一滴翻瓢水,散作千家举锸云。

大化无端长寂寂,众形有欲自芸芸。

更须尽挽天河水,亟与三边洗恶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谁能相信那夔夔之鸣能感动神灵,婴儿般的心声充满母亲般的慈爱。
为了将一滴瓢中的水洒遍,它化作千万家的锄头雨云。
大自然无始无终,寂静无声,万物形态各异,各有欲望生长繁衍。
还需竭力汲取天河之水,迅速驱散边疆的邪恶气息。

注释

夔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以其叫声宏大而著称,这里比喻深沉有力的声音。
嘤嘤:形容声音微弱、稚嫩,如婴儿啼哭。
大化:指自然界的运行变化。
三边:古代泛指边疆地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为《六月十四次韵樊武仲喜雨》。诗中,诗人以夔夔和嘤嘤比喻雨声,表达对甘霖的期待和喜悦。他形容雨如母亲般温暖,即使是一点点也能迅速扩散,滋润千家万户。诗人感叹大自然的无声无息,万物生长繁茂,同时也寄寓了希望雨水能驱散战争带来的阴霾,带来和平与安宁。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雨的象征意义,传达出诗人对丰收、和平的期盼以及对民生的关注。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支大监挽诗

四海李南纪,蚤从山斗韩。

耻担兵部米,宁着大夫冠。

人舐黄金笔,天颁白玉棺。

平生一厚字,千古薄夫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文彭州挽诗

二仲婵嫣起,清修自一家。

践涂中险阻,宰郡晚光华。

气燄奔金虏,威棱憺铁耶。

料应九峰下,朝露泣姚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王处士挽诗

槿篱山下屋,桐帽水边村。

遗子方寸地,传家廿四言。

芳荪生夕秀,衰柳带秋昏。

千古堂堂恨,青云落泪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王宜人挽诗

门谱谁誇郡姓强,是家元自孝廉郎。

长来但识诗书贵,老去不知簪珥香。

吏部生涯瓶里粟,夫人宗事橐中装。

他年点检挈庵稿,宁愧欧公志薛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