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海涛亭三首(其一)

全闽乔岳此第一,谁作孤亭俯八垓。

风自天东吹日出,涛从海上挟云来。

振衣千仞知犹健,持节重临愧不才。

回望帝京当北极,紫金佳气护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全闽之地,这座山峰堪称第一,何处建起孤独的亭台,俯瞰八荒大地。
风从东方的天空吹过,伴随着朝阳升起,海浪带着云彩奔腾而来。
我在千仞之巅振衣而立,感觉自己依然健朗,手握节杖再次登临,深感才能不足。
回首遥望京都,恰似位于天的北端,紫金色的祥瑞之气环绕着蓬莱仙境。

注释

全闽:指福建省。
乔岳:高大的山岳。
孤亭:孤独的亭子。
八垓:八方,极言广大。
风自天东:风从东方吹来。
涛从海上:海浪汹涌。
挟云来:带着云彩一起。
振衣:抖动衣裳,表示豪迈。
千仞:极高之处。
持节:手持节杖,象征权力或使命。
愧不才:感到自己才能不足。
帝京:京都,皇帝所在地。
北极:天的北端,象征中心。
紫金佳气:象征吉祥的紫色云气。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所作的《天风海涛亭三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福建地区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岳上的亭子,被赞誉为全闽第一。诗人通过"孤亭俯八垓"的描绘,展现了亭子的孤独和崇高,仿佛可以俯瞰八方大地。

"风自天东吹日出,涛从海上挟云来"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风吹日出的壮丽景象以及海浪翻滚、挟带云彩的磅礴气势,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振衣千仞知犹健,持节重临愧不才",诗人以自身登临千仞之高的亭子,表达了豪迈的气概和对自身能力的谦逊,同时也流露出对再次登临此地的感慨。

最后两句"回望帝京当北极,紫金佳气护蓬莱",诗人回首京城,将帝都与亭子所在的蓬莱仙境相联系,寓言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吉祥之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既赞美了自然景观,又寄寓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忠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好事近.梦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西子妆.雨中坐放鹤亭眺湖光山色感而赋此

露滴松梢,泉穿竹径,一带疏阴催暮。

凭阑目断白云深,但萧萧、满身香雾。閒情欲诉。

怅荒渚、难招鸥鹭。俯沧浪,叹荷衣谁浣,天涯尘土。

佳期误。落尽梅花,寂寞谁为主。

玉琴弹破碧天寒,问东风、鹤归何处。

重寻旧址,谩赢得、苍烟冷雨。

黯销魂,入夜啼鹃更苦。

形式: 词牌: 西子妆

西子妆.咏破镜

才印红颜,又描白发,不耐与人相见。

湘奁划碎一轮秋,怪中间、舞鸾飞散。脂愁黛怨。

刚剩得、情痕片片。记当年,照乐昌公主,啼珠成串。

妆台畔,双腕擎圆,界限冰纹绽。

半池秋水尽分明,薄倖人、不来携玩。知心侍媛。

爱摩弄、菱花青断。月初弦,一样清光未满。

形式: 词牌: 西子妆

卜算子慢.春游

游丝乍绕,芳树渐齐,偶踏画桥红雾。

柳外高楼,一片嫩烟扶住。缭墙边、浅递流莺语。

为惋惜、桃英万点,随风细细吹去。窈窕寻私路。

记草色香痕,旧曾相遇。欲饮琼浆,定少丽人怜与。

枉多情、门掩无敲处。

笑此日、吟魂醉影,化濛濛花雨。

形式: 词牌: 卜算子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