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

洪池富水物,擘波收紫菱。

春华杂青黄,夏蔓相牵仍。

迨彼风露足,芒角秋实登。

刚铦事利觜,扶挟如有朋。

双锋尚可嘬,四出尤足憎。

昌歜固有嗜,蒺莉非所凭。

外观乏婉软,中质韬玉冰。

取物取诸内,惟彼识者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菱角》由宋代诗人刘挚所作,通过对菱角这一植物的描绘,展现了其生长过程、形态特征以及食用价值,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菱角生长的环境与过程:“洪池富水物,擘波收紫菱。”洪大的池塘里,水草丰茂,菱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下悄然生长,待到成熟时,收获的紫色菱角显得格外诱人。接着,“春华杂青黄,夏蔓相牵仍。”春天里,菱角的嫩叶间点缀着青黄交错的颜色,夏季时,藤蔓相互缠绕,生机勃勃。

“迨彼风露足,芒角秋实登。”随着季节的更迭,菱角在充足的风露滋润下,逐渐成熟,芒刺显露,果实累累。“刚铦事利觜,扶挟如有朋。”菱角的尖锐边缘如同锋利的口器,互相扶持,团结一致。“双锋尚可嘬,四出尤足憎。”菱角的双尖可以轻易地吸取水分或食物,而其四面的尖刺则让人感到畏惧。“昌歜固有嗜,蒺莉非所凭。”即使有人喜爱食用菱角,但蒺藜这样的植物却不是菱角赖以生存的伙伴。“外观乏婉软,中质韬玉冰。”菱角外表看似坚硬,但内部质地却如玉石般温润。“取物取诸内,惟彼识者能。”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领略其中的美妙。

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赞美了菱角的自然之美,也寓意了人生的哲理:外表的华丽并非真正的价值所在,内在的品质才是决定事物真正价值的关键。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198)

刘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朱李

珍果繁西园,登盘得朱李。

白雪凋春花,缥丸结夏子。

肉理浆包寒,肤衣粉凝紫。

细碎轻菱芡,甘软异瓜柿。

不须论投报,聊复冰寒水。

伯阳指仙宗,房陵诧遗美。

钻核乃独善,王氏亦已鄙。

味苦吾所幸,道旁岂云耻。

君看齐物人,无用乃天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行药

行年将七十,衰病乃其时。

矧兹地气沴,州在大泽陂。

忆昨度炎暑,林莽居舍卑。

山色不到眼,地无清泉滋。

晴旸则炉冶,阴浊则蒸炊。

气脘疲呕泄,躯骸醉支离。

节气近寒露,生意稍可支。

故人在秦晋,知我穷至斯。

奁封众药品,皆自州土宜。

形味紫团宝,苗窗西岳奇。

灵如雪山草,秀比商岭芝。

是身本无有,疾病何用治。

自爱聊尔尔,道人母我蚩。

丸膏或㕮咀,何复求良医。

策杖行东圃,运动疏通之。

收复我冲粹,驱散彼邪疵。

养生固有道,一溉非难为。

千年鲍昭后,复有城东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焚香

清泉黳石饼,南海宝洲香。

下帘隐几坐,烟霏散央央。

春云乍凝聚,玉穗忽纤长。

瑞鸭戏喷吐,双卧不肯翔。

佛国宝芬郁,仙圃花气芳。

真灵格杳冥,邪厉驱幽荒。

安得逍遥人,肯顾来此堂。

说我无上道,德音斯不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虎枕

耒阳得奇枕,状比猛兽姿。

呀吻目睛转,中有机纽施。

持须世所戒,羊质还可嗤。

莫作邯郸想,曲肱吾所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