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翡翠钩寒陪晓月,珊瑚枕净揖高丘。
人间聚散何须问,梦断西陵更送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翡翠钩寒陪晓月",以翡翠为钩,暗示珍贵,与寒冷的清晨和明亮的月亮相映,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高雅的氛围。"珊瑚枕净揖高丘",珊瑚枕象征洁净,对高丘行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人间聚散何须问",诗人感慨人生的离合无常,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事的变迁。"梦断西陵更送秋",西陵之地,可能是指西陵峡或某处墓地,诗人借梦境表达对逝去时光和人事的追忆,以及秋天的来临带来的更深沉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齐梁体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透露出淡淡的忧郁和对世事无常的淡然态度。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日日苍黄出畏涂,自怜何事得虚除。
天教豺虎露齿爪,好是哥奴不读书。
之子婆娑几许年,众人迁后独稀迁。
即今便上青云上,巳愧开炉白日仙。
寸寸晓松计已迂,更怜百步扇垂珠。
几年费尽坐曹手,千卷书生又却无。
池水澄辉散晓烟,定无墨色使名传。
几螺付与能诗客,免更书空重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