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查奕庆的《山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居生活画面。首句“高眠白石爱松声”,写诗人高卧于白石之上,享受着山间的松涛声,流露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次句“小犬频来掉尾迎”,通过描绘小狗摇尾欢迎的姿态,增添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温馨气氛。
第三句“山缺恰看茅屋补”,暗示了山景的空旷和诗人居所的简朴,茅屋虽小,却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第四句“云归忽断柳桥晴”,描绘云雾散去,阳光透过柳桥洒下的瞬间,给人以明亮和希望之感。
第五句“迷途好记临溪树”,表明诗人喜欢在溪边漫步,用沿途的树木作为标记,体现了其对山中路径的熟悉和探索的乐趣。第六句“冒险重题峭壁名”,则展现出诗人不畏艰险,乐于在峭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显示出他的豪情壮志。
最后两句“偶共老翁谈往昔,为言桑海几回更”,诗人与老者交谈往事,感叹世事如沧海桑田般变迁,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沉思。